宇宙宽如许,卑栖但一枝。
何期野人屋,欣得大贤诗。
高鸟冥冥去,飞花故故辞。
美人隔秋水,无计镇相随。
宇宙宽如许,卑栖但一枝。
何期野人屋,欣得大贤诗。
高鸟冥冥去,飞花故故辞。
美人隔秋水,无计镇相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中的第一首。孙承恩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宇宙的广阔与个人生活的渺小,通过对比宇宙之大与个人栖身之所之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宇宙宽如许”,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广阔的宇宙背景之中,暗示了诗人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敬畏之心。接着,“卑栖但一枝”则将视角拉回至个人的生活,以“一枝”比喻个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地位,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微不足道。
“何期野人屋,欣得大贤诗”两句,转折中透露出惊喜之情。诗人意外地在简陋的乡村屋舍中,得到了大贤的诗作,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文学艺术价值的肯定。这里的大贤,既可理解为喻扬庵郡公,也可泛指那些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智慧和艺术的尊重与向往。
后两句“高鸟冥冥去,飞花故故辞”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高飞的鸟儿渐渐消失在远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飞花故故辞”,则以花落表达了一种离别或结束的意味,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分别或是某种情感的终结。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最后,“美人隔秋水,无计镇相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秋水代表了距离,美人则象征着诗人珍视的友情或爱情。然而,面对遥远的距离,诗人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默默思念,无法实现长久的相聚。这种无奈与深情交织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宇宙的宏大与个人生活的渺小,以及对友情、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秋崖底,云卧欲生苔。无梦到公台。
有月锄、晓带乌犍去,与烟蓑、夜钓白鱼来。
问谁能,供酒料,办诗材。君莫笑、闲忙棋得势。
也莫笑、浮湛渔得计。胸次老,雪崔嵬。
付老夫、小小鸬鹚杓,尽诸公、衮衮凤凰台。
且容侬,多种竹,剩栽梅。
风饱横江十幅蒲,秋声正有玉花鲈。
淮渜一梦雨中别,岳麓诸峰天下无。
场屋抵须新议论,书堂更做好规模。
未知雪径青灯夜,谁记临分岸岸芦。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