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塔铃无语,禅关草翳,久閟幽光。
倦羽投林,徵歌调不成商、阳幽明、鹫灵降岭,报消息、鸟使窥窗。
思微茫。追摹杖履,如见羹墙。回翔。
罗浮仙种,纵非佛国,亦算仙乡。
管秃肠枯,文章借彼衣裳。
漆园梦、深惭变幻,滕阁画、借染丹黄。墨淋浪。
高僧传在,千古栴香。
人去塔铃无语,禅关草翳,久閟幽光。
倦羽投林,徵歌调不成商、阳幽明、鹫灵降岭,报消息、鸟使窥窗。
思微茫。追摹杖履,如见羹墙。回翔。
罗浮仙种,纵非佛国,亦算仙乡。
管秃肠枯,文章借彼衣裳。
漆园梦、深惭变幻,滕阁画、借染丹黄。墨淋浪。
高僧传在,千古栴香。
这首《玉蝴蝶》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人去塔铃无语”,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空灵的氛围,塔铃不再响动,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人已离去,留下的是寂静与孤独。接着,“禅关草翳,久閟幽光”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之中的禅宗境界,草木茂盛,遮蔽了外界的喧嚣,也隐匿了往日的光芒,强调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的隔绝。
“倦羽投林,徵歌调不成商、阳幽明、鹫灵降岭,报消息、鸟使窥窗。”这一段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如倦鸟归林、山岭上的鹫灵传递消息,以及鸟儿窥视窗户,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色彩的世界,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
“思微茫。追摹杖履,如见羹墙。”这里诗人以微茫的思绪,追忆过去的足迹,仿佛在羹墙前看见了过去的自己,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思考。
“回翔。罗浮仙种,纵非佛国,亦算仙乡。”诗人将罗浮山视为仙境,即便不是佛国,也足以成为仙人的居所,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管秃肠枯,文章借彼衣裳。漆园梦、深惭变幻,滕阁画、借染丹黄。”这一部分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文笔枯竭的自责,以及对艺术创作中借用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深深反思。
“墨淋浪。高僧传在,千古栴香。”最后,诗人以淋漓的墨迹和高僧的故事,以及千古流传的栴香,象征着艺术与信仰的永恒价值,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传承与纪念。
整体而言,《玉蝴蝶》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更蕴含了对生命、艺术、信仰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凌晨带月上竹舆,荷君封送两卷书。
朦胧未省何文字,中道晓色来徐徐。
乃是约斋甲乙藁,惊喜遽读味新好。
一篇一篇奇益奇,閒姿雅态云生岛。
石泉竹月风萧萧,斗牛剑气秋空高。
意度横出不可速,洒洒落落真诗豪。
慇勤厚意何以报,熟复谨藏永为好。
大雅不作继者谁,恐非少陵所可到。
君心自是思无邪,何假于中植奇葩。
男儿要当追配古圣贤,岂能更与凡卉争春华。
寿酒如渑,拼一醉、劝君休惜。
君不记、济河津畔,当年今夕。
万丈文章光焰里,一星飞堕从南极。
便御风、乘兴入京华,班卿棘。君不是,长庚白。
又不是,严陵客。只应是,明主梦中良弼。
好把袖间经济手,如今去补天西北。
等瑶池、侍宴夜归时,骑箕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