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朔日启程由上海归舟中作》
《九月朔日启程由上海归舟中作》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

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

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

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九月朔日启程归乡途中所见之景,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以夜色深沉、霜寒凝结、月光隐没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接着,南飞的大雁在寥廓的天空中留下身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通过一池静水和万里长风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乡之情。水池仿佛在询问归途的意义,而万里长风则似乎在为诗人远行劳顿。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结合,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颈联“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运用了古代占星术和传说中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测镜回看,暗示着对命运的审视;星贯索、石支机,则分别引申出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以旁人误认、遥指银河、望向紫微星的细节收束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银河与紫微星的意象,既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也是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五月十四日梅雨始通走笔二十韵

迩日岂无雨,东有西或无。

有亦仅鸣瓦,不肯鸣庭除。

檐声尚难滴,况望浮沟渠。

滂沱靡后继,霹雳空先驱。

山田半未莳,莳早青苗枯。

切虑旱势迫,莫办暑气苏。

去岁当此际,浙乡渺为湖。

穷冬六十日,所至雪塞途。

无乃天力竭,有如酒家垆。

瓮盎夙倾倒,遂绝来者沽。

或谓帝有赫,岂忍氓毕屠。

久蓄必大泄,勿遽宜少须。

邻寺钟鼓晦,顿与常时殊。

果即骤倾注,屋漏衣巾濡。

平明视荒园,破鞋涉泥途。

讵惜葵卉仆,但喜豆叶腴。

西溪报桥断,渡舫若小纡。

遥想农出野,蓑笠争奔趋。

吾虽乏良畴,窘饥意已纾。

天下免沟瘠,敢叹瓶无储。

(0)

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其五

仕宦可止不止酒,乃所愿学陶五柳。

春夏秋冬皆有花,四时无日不重九。

莫欺左持蟹螯手,莫笑涎流面车口。

醉能题壁又能歌,德行文章总无有。

(0)

谒东坡祠

至和嘉祐政途开,老凤将雏出蜀来。

父子声名天宇小,弟兄笔阵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杜富诸贤得异材。

二百年来拜遗像,堂堂直气尚崔嵬。

(0)

虚谷志归十首·其一

闻我解征鞍,相看喜复叹。

主贫奴仆傲,兵起道途难。

药许求钟乳,花先问牡丹。

亲朋聊共醉,老幼幸俱安。

(0)

宿湖口县

江湖分合处,风水互东西。

官禁收灯早,民居结苇低。

二孤流俗误,九派旧踪迷。

剩有登临兴,春霖满路泥。

(0)

哭川无竭禅师二首·其二

几登潇洒阁,共坐听松风。

异骨癯僧健,多魔老守穷。

是身终有死,何物不成空。

岂料龙钟老,题诗先哭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