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繁宜远九标新,花露能仙雨点频。
传姓老聃因指树,过门方朔验呼人。
苇绡缟月明偷夜,练帨当风静撚春。
实荐冰盆传种去,莫教钻破核中仁。
宜繁宜远九标新,花露能仙雨点频。
传姓老聃因指树,过门方朔验呼人。
苇绡缟月明偷夜,练帨当风静撚春。
实荐冰盆传种去,莫教钻破核中仁。
这首诗名为《李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董嗣杲。诗中描绘了李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与道家典故的巧妙结合。"宜繁宜远九标新",写出了李花繁多且分布广阔,清新脱俗;"花露能仙雨点频",运用了比喻,形容李花如仙子般在雨中更显娇媚。
"传姓老聃因指树",借用了老子(老聃)的典故,暗示李花的高洁品质;"过门方朔验呼人",又引出汉代滑稽人物东方朔的故事,增添了趣味性。"苇绡缟月明偷夜,练帨当风静撚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月光下李花如白纱般轻盈,微风吹过时的静谧之美。
最后两句"实荐冰盆传种去,莫教钻破核中仁",寓意将李花的种子珍视如冰,希望它们能顺利传播,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破坏其果实,保持其纯洁之性。整体上,这首诗以李花为载体,寓言寄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沉思考。
马嘶杨柳泊林塘,六月城南趁晓凉。
万古丛祠千木暗,五风十雨一炉香。
翚飞栋宇新轮奂,鼓奏牺牲荐豆觞。
努力为民祈福地,年丰今已格阴阳。
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
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
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馀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