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都会,会稽形胜,居然晋代风流。
宛委赤书,蓬莱紫气,天连星宿牵牛。佳境任优游。
向山阴道上,秦望峰头。
万壑千岩,当时曾此镇扬州。依稀旧迹还留。
怅兰亭人散,蕺里歌遒。
九曲风光,五湖烟雨,望中处处生愁。时泛小犀舟。
看西施西去,花谢妆楼。
犹见若耶春涨,绿草遍芳洲。
东南都会,会稽形胜,居然晋代风流。
宛委赤书,蓬莱紫气,天连星宿牵牛。佳境任优游。
向山阴道上,秦望峰头。
万壑千岩,当时曾此镇扬州。依稀旧迹还留。
怅兰亭人散,蕺里歌遒。
九曲风光,五湖烟雨,望中处处生愁。时泛小犀舟。
看西施西去,花谢妆楼。
犹见若耶春涨,绿草遍芳洲。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望海潮·越中怀古,同秦淮海韵》描绘了越中(今浙江一带)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充满了怀古之情。开篇以"东南都会,会稽形胜"点出地理位置的繁华与自然的优美,暗示了昔日的风流人物。"宛委赤书,蓬莱紫气"运用神话色彩,描绘了神秘而高贵的景象,暗示着天人合一的意境。
接着,诗人将读者带到了"山阴道上,秦望峰头",展现了山水之间的悠然与壮美,以及"万壑千岩,当时曾此镇扬州"的历史沧桑感。兰亭和蕺里的典故,让人忆起王羲之的雅集和民间歌谣,而"兰亭人散,蕺里歌遒"则寓含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九曲风光,五湖烟雨"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朦胧美,"望中处处生愁"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惆怅。最后,诗人乘小舟游于若耶溪,感叹西施离去,花开花落,"犹见若耶春涨,绿草遍芳洲"则以自然之景收束,留下无尽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越中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体现了毛奇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虚亭梦初断,落日在林杪。
行縢草屦正经营,山口宏声递空杳。
亭边引领感相慰,君意何多世何少。
掀髯岸帻掉鞅出,淡淡荒烟送归鸟。
玉川吃茶尚生两腋之清风,何况吾胸满贮三峰之大好。
不妨吐出与君看,但恐君家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