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海潮.越中怀古,同秦淮海韵》
《望海潮.越中怀古,同秦淮海韵》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望海潮

东南都会,会稽形胜,居然晋代风流。

宛委赤书,蓬莱紫气,天连星宿牵牛。佳境任优游。

向山阴道上,秦望峰头。

万壑千岩,当时曾此镇扬州。依稀旧迹还留。

怅兰亭人散,蕺里歌遒。

九曲风光,五湖烟雨,望中处处生愁。时泛小犀舟。

看西施西去,花谢妆楼。

犹见若耶春涨,绿草遍芳洲。

(0)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望海潮·越中怀古,同秦淮海韵》描绘了越中(今浙江一带)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充满了怀古之情。开篇以"东南都会,会稽形胜"点出地理位置的繁华与自然的优美,暗示了昔日的风流人物。"宛委赤书,蓬莱紫气"运用神话色彩,描绘了神秘而高贵的景象,暗示着天人合一的意境。

接着,诗人将读者带到了"山阴道上,秦望峰头",展现了山水之间的悠然与壮美,以及"万壑千岩,当时曾此镇扬州"的历史沧桑感。兰亭和蕺里的典故,让人忆起王羲之的雅集和民间歌谣,而"兰亭人散,蕺里歌遒"则寓含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九曲风光,五湖烟雨"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朦胧美,"望中处处生愁"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惆怅。最后,诗人乘小舟游于若耶溪,感叹西施离去,花开花落,"犹见若耶春涨,绿草遍芳洲"则以自然之景收束,留下无尽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越中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体现了毛奇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玉泉院前亭上睡觉将治行而黄翁已遣僮以骊相

虚亭梦初断,落日在林杪。
行縢草屦正经营,山口宏声递空杳。
亭边引领感相慰,君意何多世何少。
掀髯岸帻掉鞅出,淡淡荒烟送归鸟。
玉川吃茶尚生两腋之清风,何况吾胸满贮三峰之大好。
不妨吐出与君看,但恐君家容不了。

(0)

春日怀金陵旧游六首

匹马依丛薄,曾因访化城。
松深藏梵响,谷杳蕴秋声。
画壁巢禽污,萝扉倚树成。
老僧招引处,犹记说无生。
¤

(0)

秋夜闻雁(二首)

拟向江南去,能忘塞北居。
清霜千树杀,白发一行疏。
着眼江湖窄,伤心岁月虚。
乱愁消短烛,深忆故园书。

(0)

西成获稻数十斛辄分三子一甥二首

廿载干时十载耕,一朝都罢若游僧。
相如箧底消云气,元亮鉏头翳月明。
畎亩已教羸稚服,瓶罍未免怼妻争。
家风似此真堪贺,只少参军五十荆。

(0)

哭马甥三绝句

若敖今日魂真馁,殷浩当年爱颇深。
如此哀伤岂能久,也知泪洒暂时身。

(0)

九江城外二绝句

水禽踏浪飞还走,涧草衔花腊已春。
潮近长沙卑湿地,斜阳万里起层阴。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