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不就便相抛,远向襄州谒故交。
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
买鱼村渡捐孤剑,沽酒山城解弊袍。
双鬓岂堪禁岁月,眼看归鳦又成巢。
著书不就便相抛,远向襄州谒故交。
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
买鱼村渡捐孤剑,沽酒山城解弊袍。
双鬓岂堪禁岁月,眼看归鳦又成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的《送白判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白判官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旅途生活的想象。首句“著书不就便相抛”,写友人未能完成著书计划就要离开,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情。次句“远向襄州谒故交”则点明了友人的目的地和行程目的,即前往襄州拜访老朋友。
接下来两句“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通过描绘友人沿途所见的景象,展现了旅途中的荒凉与寂寥,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诗人想象友人在乡村渡口买鱼,甚至不惜卖掉孤剑以换取食物,而在山城中,他只能脱下破旧的袍子换酒解渴,生活简朴。
最后两句“双鬓岂堪禁岁月,眼看归鳦又成巢”,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友人的双鬓已显老态,不禁让人想到归巢的鸟儿,暗示友人即将结束旅程,回到自己的故乡。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君不见山前山后雪成堆,朔风撼地声如雷。
孤根忍死受寒冻,须作百花头上魁。
寻春游子不爱惜,马蹄践蹂花狼籍。
芳姿不肯被消磨,饱尽炎凉方结实。
实成始得主人知,进登玉陛调鼎胹。
那时滋味甜如饴,无忘霜风吹折时。
地卷江海浮,天吹河汉涌。
北风散作花,巧丽世无种。
霾昏得照曜,尘滓归掩拥。
荒林无空枝,幽瓦有高陇。
分才一毛细,聚或千钧重。
飞飏窥已眩,摧压听还凶。
渔舟平系舷,樵屩没归踵。
空令物象莹,岂免川涂壅。
争光姮娥妒,失色羲和恐。
赖逢阳气蒸,转作水波溶。
舞庭称贺严,扫路传呼宠。
冲游谢壮少,避卧甘闲冗。
吴侯绝俗唱,韩子当敌勇。
胜负观两豪,吾衰但阴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