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五首·其五》
《梅花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半黏残雪不胜清,可惜梢头欠月明。

影不横斜冰未泮,香微漏泄晓初晴。

餐毡苏武应同调,披氅王恭想再生。

忍冻保全清节在,为渠从此定交盟。

(0)
翻译
半融的残雪承受不住清冷,遗憾枝头缺少明亮的月光。
光影不再横斜,冰层还未完全融化,清晨的微香悄悄泄露出来。
像苏武在寒冷中以毡食度日,想必你也有相同的坚韧,王恭般的风骨仿佛再次显现。
忍受严寒保全高洁的节操,就从这一刻起,我们坚定地结下友谊的盟誓。
注释
半黏:部分融化。
残雪:残留的积雪。
不胜清:承受不住清冷。
梢头:树枝顶端。
欠月明:缺少明亮的月光。
影不横斜:光影不再歪斜。
冰未泮:冰层未完全融化。
餐毡:以毡子为食,形容艰苦生活。
苏武:汉代使臣,以坚贞闻名。
披氅:穿着斗篷。
王恭:东晋名士,以清贫自守。
忍冻:忍受寒冷。
清节:高洁的节操。
为渠:为了他(指对方)。
定交盟:坚定地结下友谊。
鉴赏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梅花五首·其五》,创作时期处于宋末元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通过描绘冬日梅花景象,抒发了自己对于节操和坚守清贫的态度。"半黏残雪不胜清,可惜梢头欠月明"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开放,尽管缺乏月光的映照,但其纯洁清冷的气质仍旧难以被雪地上的污秽所掩盖。"影不横斜冰未泮,香微漏泄晓初晴"则是说梅花在寒冷的早晨中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其形象如同坚守节操的人格魅力,即便是在严酷的环境下也不为所动。

"餐毡苏武应同调,披氅王恭想再生"中的“餐毡”指的是古时北方游牧民族以兽皮作床垫之事,苏武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忠诚的使者,他在被囚禁于北国达十九年期间,仍旧坚守着自己的节操。王恭则是一位东晋时期的清廉官员,以其高洁著称。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忠诚和廉洁品质的向往。

最后两句"忍冻保全清节在,为渠从此定交盟"则是说诗人愿意忍受寒冷,守护自己的清白节操,并以此为基础与自然界(渠)结下不解之缘。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品质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节操、保持高洁人格的坚定立场。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歧路行

出门竟何之,东西南北皆路歧。

仆夫执辔马踯躅,骊歌一声声最悲。

道傍桃李似惜别,飞花故扑金屈卮。

人生目前贵适意,不如还逐屠沽儿。

兄袁盎,弟灌夫,相逢自负高阳徒,樗蒱百万能呼卢。

朝金张,暮许史,拔剑欲为知己死,眼前谁是严仲子?

(0)

同宋药州太史登滕王阁

平生想慕滕王阁,未能千里驱轮蹄。

岂意云山落吾手,飘然直上凌飞梯。

天风浩荡入怀袖,倾刻尘眼开金篦。

画栋朱栏照城郭,丹楼碧瓦缨虹霓。

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落日倒射澄潭影,金波千顷浮玻璃。

上扪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

贾客帆墙自来往,风涛出没如凫鹥。

跕鸢飞鹘不敢到,长空杳杳鸣天鸡。

忆昔骄王盛意气,临风歌舞飘华袿。

不惜金钱构飞阁,巀嶪上与烟霄齐。

子安文字当时体,纵横万象谁端倪。

如何俳语笑仓猝,颍滨一老犹相诋。

江河万古终不废,少陵不敢轻排挤。

人生游迹过如扫,鸿爪一瞥飞东西。

洪都胜地独数此,偶然匹马随双奚。

阎公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

凭栏徙倚三叹息,山云乱起烟凄迷。

一代繁华有衰歇,三王文藻谁攀跻?

我行自哂真孟浪,此游聊可骄昌黎。

(0)

钓台

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

千秋一个刘文叔,记得微时有故人。

(0)

秋叶

摇落怀人万木丹,何堪青女怨凋残。

碧梧院落银床静,红桕桥头玉露寒。

南浦半林随逝水,西风一夜满长安。

汉宫莫听《哀蝉曲》,阵阵清霜下井栏。

(0)

送查三容携家入楚便往滇中

念尔携妻子,图书共一船。

此行将万里,为别动经年。

春草迷江渚,秋风落瘴烟。

故人崔李在,相望碧鸡前。

(0)

严陵江

千嶂桐庐道,清风几溯洄。

不知天子贵,犹是故人来。

垂钓本无意,披裘亦浪猜。

翻嫌人好事,高筑子陵台。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