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浮沉田里间,犊车辕许野人攀。
饮中仙去东西玉,行处人传大小山。
天且莫教三月尽,我今无负一生閒。
春寒正惬牛衣暖,富贵从渠昼锦还。
老子浮沉田里间,犊车辕许野人攀。
饮中仙去东西玉,行处人传大小山。
天且莫教三月尽,我今无负一生閒。
春寒正惬牛衣暖,富贵从渠昼锦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田野之间自由徜徉,驾驶着犊车,与田间的普通百姓有所交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界的深刻领悟。
"饮中仙去东西玉,行处人传大小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徜徉时,那种超脱尘世、与神明相通的仙境感受。每到一处,都能留下美好的传说,这些传说如同宝贵的玉石,流传于世。
"天且莫教三月尽,我今无负一生閒。"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豁达态度。他不愿意被外界所束缚,更不希望时间的流逝带走生命中的闲适与自由。在他看来,一生中最宝贵的是那份悠然自得的閒情。
"春寒正惬牛衣暖,富贵从渠昼锦还。" 最后两句描写了初春时节,虽然天气尚冷,但牛儿穿着的衣服依旧温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温暖与满足。他并不追求世俗的富贵,而是像昼锦之虫那般,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山中行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相连,以此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