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江头使节来,茅斋一醉菊花杯。
连朝案牍惭吾俗,今代文章羡子才。
落木荒云秋色远,孤城寒角夜声哀。
相看俱是天涯客,此地过从更几回。
暮雨江头使节来,茅斋一醉菊花杯。
连朝案牍惭吾俗,今代文章羡子才。
落木荒云秋色远,孤城寒角夜声哀。
相看俱是天涯客,此地过从更几回。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再过邃谷子》描绘了一幅深秋雨后江边的场景。首句“暮雨江头使节来”,通过“暮雨”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而“使节”的到来则暗示了时事的变迁或友人来访,为诗歌增添了人文气息。
“茅斋一醉菊花杯”描绘了主人在简陋的茅舍中以菊花酒款待使节,流露出淡泊而热情的待客之道,也暗寓了对清贫生活的自得其乐。
“连朝案牍惭吾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忙于俗务的自嘲,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同时也对子才的才华和闲适生活表示羡慕。“文章”二字,显示出对文学的崇尚和对才情的赞美。
“落木荒云秋色远,孤城寒角夜声哀”两句,通过描绘秋日景色的荒凉和夜晚寒角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最后,“相看俱是天涯客,此地过从更几回”揭示了诗人与使节同为漂泊异乡之人,感叹此地相聚的不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可能的离别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友情的珍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思。
厌花落,人寂寞。
果树阴成燕翅齐,西园永日闲高阁。
后堂夹帘愁不卷,低头闷把衣襟撚。
忽然事到心中来,四肢娇入茸茸眼。
也曾同在华堂宴,佯佯拢鬓偷回面。
半醉狂心忍不禁,分明一任傍人见。
书中说却平生事,犹疑未满情郎意。
锦囊封了又重开,夜深窗下烧红纸。
红纸千张言不尽,至诚无语传心印。
但得鸳鸯枕臂眠,也任时光都一瞬。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捲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