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中秋日同邹仪生张禹公集饮郭先生馆登水明楼时翁山别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书小梧泣诉赎身·其一》
《甲寅中秋日同邹仪生张禹公集饮郭先生馆登水明楼时翁山别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书小梧泣诉赎身·其一》全文
明 / 梁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水明楼外柳阴森,高士栖迟不厌寻。

海内干戈方扰日,天涯兄弟此登临。

月华空照当筵酒,羌笛谁吹塞上音。

徙倚危栏西北望,悲风凛凛起寒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诗人与友人在郭先生的馆舍中欢聚一堂,登临水明楼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时局动荡的感慨。

首句“水明楼外柳阴森”,以清丽之笔勾勒出水明楼外柳树环绕、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次句“高士栖迟不厌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

接着,“海内干戈方扰日”一句,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随后,“天涯兄弟此登临”则表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与友人相聚的难得与珍贵,凸显了友情的力量。

“月华空照当筵酒,羌笛谁吹塞上音”两句,通过月光洒在宴席上的场景和远方传来的羌笛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远方战乱的哀愁。最后,“徙倚危栏西北望,悲风凛凛起寒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栏杆旁,远眺西北,感受到的不仅是凛冽的寒风,更是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梁宪
朝代:明

梁宪(一六二四—一六八三?),字绪仲。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任推官。后栖隐罗浮。著有《梁无闷集》、《黄冠闷语》。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梁宪诗,以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梁无闷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送方士入西山一首

大泽浮三翼,探源不谓遐。

绿空萦柳叶,红水弄桃花。

掌上仙人露,窗中玉女霞。

馔麟将酒处,谁是蔡经家。

(0)

重至拂水岩一首

窈窕仙山壑,泠风驭再过。

此来新眺改,翻使昔情多。

岁月宜琴驻,烟云任酒酡。

更怜牛女夕,矶露委秋河。

(0)

界首乘夕进帆高邮一首

西月坠长波,宵风利涉多。

川光涵暝树,帆影直明河。

牛斗初同野,劳欢不异歌。

旅灯眠复起,时问路如何。

(0)

张湾发舟一首

驱马谢长安,言遵路水干。

初于驾帆日,即起迨家欢。

吴日悬归思,燕云送旅餐。

王孙芳草绿,随路得行看。

(0)

兰亭一首

人世有生灭,江山无古今。

千岩犹秀色,五月始登临。

自到流觞处,因生风烛心。

吾游亦陈迹,回首动悲吟。

(0)

过吉草庵一首

池刹居偏野,云霞日异开。

松声清座梵,竹气洒林苔。

白鹤佺期觅,青梯灵运来。

偶看香阁咏,因爱皎然才。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