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黄龙洞贻六震》
《罗浮黄龙洞贻六震》全文
明 / 释今覞   形式: 古风

积草滋长云,冥冥连绝壑。

圆峰倚空悬,两水挂其角。

疑是斗巨龙,喷薄明珠落。

我欲驭风上,震慑逊猿玃。

云有天华宫,荒苔久寂寞。

上人今诛茅,寄托息魂魄。

侣虎共高寒,呼鬼恣笑谑。

静听梅村鸡,閒就朱明雀。

坚僻离情尘,不忆觅常乐。

我闻道人心,寂喧皆宽绰。

人间虽茫茫,苍天但漠漠。

且学云居膺,不思善与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黄龙洞的壮丽景色和幽静氛围,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积草滋长云”,描绘了草木茂盛,云雾缭绕的景象,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浓厚的自然氛围。接着“冥冥连绝壑”一句,通过“冥冥”二字,营造出一种深远、神秘的意境,与“连绝壑”相呼应,展现出山势的险峻与广阔。

“圆峰倚空悬,两水挂其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峰比作倚空而立的圆柱,两水则像是挂在山角的丝带,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的壮美与灵动。

“疑是斗巨龙,喷薄明珠落”进一步渲染了山洞的神秘与壮观,仿佛巨龙在洞中喷吐出璀璨的明珠,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也暗含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我欲驭风上,震慑逊猿玃”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自然限制,探索更高远境界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云有天华宫,荒苔久寂寞”描绘了一座隐藏于云雾之中的宫殿,虽然荒凉却充满神秘色彩,暗示着某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上人今诛茅,寄托息魂魄”中的“上人”可能指的是隐士或修行者,他们在此建造茅屋,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侣虎共高寒,呼鬼恣笑谑”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动物和谐相处,与鬼神嬉戏,体现了他对自然与超自然世界的亲近与理解。

“静听梅村鸡,閒就朱明雀”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通过听鸡鸣、雀叫,感受自然的节奏与和谐。

“坚僻离情尘,不忆觅常乐”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快乐。

“我闻道人心,寂喧皆宽绰”指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宽广才是真正的自由。

“人间虽茫茫,苍天但漠漠”表达了对宇宙广阔与人生的渺小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且学云居膺,不思善与恶”最后以“云居膺”的故事结束,寓意着诗人希望像云一样自由,不被善恶所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作者介绍

释今覞
朝代:明

今覞(一六一九—一六七八),字石鉴。新会人。本姓杨,名大进,字翰序。鼎革后遂谢诸生,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落发雷峰,为天然第二法嗣。著有《石鉴集》、《直林堂全集》。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送石似之仓部出倅漳州

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

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馀。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0)

四禽

人言百舌巧,暑至辄无声。

不如鸠虽拙,四时知阴晴。

提壶劝我饮,我醉谁解酲。

布谷独可听,要当早归耕。

(0)

端明殿学士王日严挽词二首·其二

念昔登黄甲,公时上玉堂。

焉知叨儤直,尚及对批章。

二纪光阴速,三年别恨长。

怀贤已惆怅,感旧更凄凉。

(0)

送鹿伯可致政直阁兼简吴明可致政给事

垂车七十古来稀,况是丁年解鞅鞿。

神虎衣冠洪景挂,都门供帐仲翁归。

前衔新命俱郎宿,处士儒冠总少微。

林下若逢龙阁老,为言台岭转光辉。

(0)

经略待制赵侍郎挽词

仙系根蟠李,王孙种自龙。

暮年都督府,早日大司农。

密印加三品,朝冠挂四松。

清晖遗迹在,山水为谁容。

(0)

次折仲古枢密韵寄题耒阳曹钦臣彦若藏书室

读书清净业,病亦与心违。

简蠹蟫穿字,帙藏蛛织衣。

羡君传七略,何日款重闱。

不惮浮湘去,其如失步归。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