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山云晚尚繁,黄流先已涨江干。
海边鸥鸟恐不下,濠上游鱼谁肯观。
锦里十家俱半壁,龙门八节定无滩。
早知四载归神禹,疏凿谁能泄浩漫。
带雨山云晚尚繁,黄流先已涨江干。
海边鸥鸟恐不下,濠上游鱼谁肯观。
锦里十家俱半壁,龙门八节定无滩。
早知四载归神禹,疏凿谁能泄浩漫。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冯远猷观水》。诗中描绘了雨后山云缭绕,江水上涨的景象,通过海边鸥鸟和濠上游鱼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锦里的景象暗示了繁华与破败并存,龙门八节则象征着水流的险峻与稳定。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崇敬,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三月莺花盛,十里小红楼。
轻裘肥马,年少锦带佩吴钩。
人道季心兄弟,还是翁归伯仲,谈笑擅风流。
下马饮君酒,消尽古今愁。烧银烛,张筵宴,系兰舟。
主人开阁召我,别墅好淹留。
家有风亭水榭,伎奏玉丝金管,妙舞擘箜篌。
二十四桥夜,明月满扬州。
春风燕市酒,旗亭赌醉,花压帽檐香。
暗尘随马去,笑掷丝鞭,擪笛傍宫墙。
流莺别后,问可曾、添种垂杨。
但听得、哀蝉曲破,树树总斜阳。堪伤。
秋生淮海,霜冷关河,纵青衫无恙。
换了二分明月,一角沧桑。
雁书夜寄相思泪,莫更谈、天宝凄凉。
残梦醒,长安落叶啼螀。
趁春晴,步前汀未晚,舟小蹙波行。
抱树溪弯,眠沙石老,芳草随意青青。
乍惊起、闲鸥短梦,伴落日、三两棹歌声。
水曲豪筝,柳阴丛笛,那处重听。
多少夕阳楼阁,倚阑干不见,空见流莺。
萤苑星繁,虹桥月艳,还记玉辇曾经。
自湖上游仙事杳,问桃花、又过几清明。
剩取凄烟楚雨,愁画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