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出示邻士》
《不出示邻士》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小窗秋半日晖晖,蠹简陈编渐可窥。

晨起已空摩诘室,晚凉深下董生帷。

参差红影蕉临水,散漫寒香菊绕篱。

从此杖藜休引步,习池花草任离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光影变化和自然之美。

首联“小窗秋半日晖晖,蠹简陈编渐可窥”,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日的阳光透过小窗洒在书桌上,斑驳的书页在光线下渐渐显露出其内容,暗示着知识与智慧的探索。这里运用了“蠹简陈编”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出书籍的古老与珍贵,同时也暗含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颔联“晨起已空摩诘室,晚凉深下董生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清晨与傍晚的生活场景。清晨,他可能在空无一人的摩诘室(可能指诗人自创或想象中的一个静谧之地)中独自思考,到了傍晚,随着夜幕的降临,他放下帷幕,享受晚间的宁静与凉爽。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诗人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生活状态,既有内心的沉思,也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与享受。

颈联“参差红影蕉临水,散漫寒香菊绕篱”,则将视角转向了室外的自然景观。红影参差的芭蕉映照在水中,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美;而寒香四溢的菊花围绕着篱笆,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精神品质。这两句通过色彩与香气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画面。

尾联“从此杖藜休引步,习池花草任离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他决定不再随意行走,而是让习池(可能是指诗人常去的水边或园林)中的花草自由生长,不再人为干预。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用处晦韵送蕲州赵教授有怀寺簿王圣俞丈

得官居上第,掌教喜青春。

敩学须相长,仁贤必可亲。

举文元不易,斯道本常亲。

若理中州话,应逢旧德人。

(0)

次韵胡教授

犹记到阶除,虚怀不自居。

从容姑借酒,厌饫惬于书。

物物徒娱客,人人足胜予。

年来数相过,此道定谁如。

(0)

柬周五哥

我欲春山去,呼儿取杖藜。

弄晴方见日,吹雨又生泥。

怅望还归舍,怀思未隔溪。

会当舒此兴,花草步芳蹊。

(0)

赵寺丞之子来代书寄

只有心情在,都无言语吟。

子官忻见面,翁节苦为心。

霜雪岁云暮,风雷冬已深。

老身相望处,徒益鬓华侵。

(0)

閒居图

閒居本在我,山林皆画图。

百世有新旧,一朝非卷舒。

薰风入窗牖,晚雨过庭除。

小醉同杯者,幽偏得自如。

(0)

十六日·其二

寒水浮沙急,昏烟拥树深。

茅茨得幽隐,藜杖失荒寻。

地暖疏梅发,篱虚败叶侵。

终风惊达夜,未雪苦多阴。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