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斋头自鸣钟》
《咏斋头自鸣钟》全文
清 / 郑用锡   形式: 古风

鸿钧橐籥妙莫测,忽遇神工难秘匿;

制器能符十二时,相传西土入中国。

非编非镈能自鸣,一龛错采纷雕饰。

其中法线转辘轳,关键体天行不息。

针芒更分短与长,徐者为时疾者刻。

豁然一一发清响,计时按晷无差忒。

复有奇观阃阈开,一木横挂当胸臆。

秋韆甫罢奏钧天,噌?鞺?相搏击。

琪花更插双铜瓶,不惟有声亦有色。

霎时突下水晶帘,万籁无声一何默。

我闻在昔未央宫,或为山鸣倾崱屴;

又闻丰山有九耳,霜降则鸣气所逼。

何如人巧夺天工,时止时鸣叶天则。

胜似铜壶滴漏精,准于缇室飞灰急。

春明我已罢趋朝,坐废朝兴日中昃。

敢将移置供萧斋,教与儿曹寸阴惜。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咏斋头自鸣钟》描绘了一种神奇的机械艺术——自鸣钟。诗中以“鸿钧橐籥”起笔,赞美钟的制造工艺之精妙,难以揣测其奥秘。自鸣钟能够准确报时,源自西方传入,非寻常编镈可比,其设计巧妙,装饰繁复,内部齿轮运转不停,针尖长短各异,报时精确无误。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钟的奇特之处,如秋千般的摆动声和铜瓶中的音乐,以及水晶帘落下时的静谧。他将自鸣钟的历史追溯到未央宫和丰山的自然现象,以此衬托人工巧夺天工。自鸣钟的精准胜过传统的铜壶滴漏,对时间的掌控如同日升日落般自然。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这精致的钟置于书斋,希望借此提醒孩子们珍惜光阴,体现了其不仅是实用的计时工具,更是教育寓意的载体。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赞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郑用锡
朝代:清   号:祉亭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生辰:1788~1858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猜你喜欢

历劫吟·其五

昆池捲起劫灰烟,顷刻漫空不见天。

从此公私涂炭尽,死亡患难一身全。

(0)

题陶灿文引觞自酌图七首·其六

我欲学老农,躬耕来阡陌。

春雨长园蔬,香风吹陇麦。

治畦既病劳,恶岁苦相迫。

不如来饮酒,举觥浮大白。

(0)

读前明贡月楼先生倦飞吟及当时同僚和作赋此纪之

鲲鹏变化北溟起,抟风上击三千里。

摩云八翼忽乘空,鹏雏先向天池徙。

暨阳城外龙山趾,世泽上追汉御史。

忆昔弘治乙卯秋,父子同举魁多士。

才名伯仲陈纪群,承家已足称桥梓。

郎君跨灶更轶伦,三年报政官直指。

抗章首劾外戚横,触邪先从内官始。

是时朝政由奄人,廷杖三十矫称旨。

纵然日月旋更明,一副提刑卒致仕。

阿翁时官农部郎,粉署承恩荣金紫。

一夕倦游归去来,睥睨簪缨如脱屣。

新篇赋就倦飞吟,传钞顿贵洛阳纸。

自时哲人早知机,时哉仿佛山梁雉。

荐绅祖道同赋诗,斗捷争妍各逞技。

城北徐公朱紫阳,才华倜傥尤可喜。

迄今世变几沧桑,卷轴纷纶目炫视。

二疏之后作者谁,千古清风堪媲美。

(0)

良乡道中

雨后新凉嫩似秋,平原万绿豁吟眸。

依依最是西山色,直送封轺过涿州。

(0)

梅兰大放,小欧口占断句,即和其韵

正是孤山月满时,美人香草影参差。

灵均幽怨逋仙冷,都入骚人醉后诗。

(0)

暨阳书院呈李申耆先生

夫子居官日,循良众所闻。

青门仍托业,白首尚论文。

濂洛渊源合,诗书甲乙分。

自惭才学陋,款接荷殷勤。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