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沸蜩螗信不虚,于今亲见古人书。
兴亡未必关殷浩,功罪何劳案仲舒。
欲卜明夷愁亥子,直凭噩梦到华胥。
驼铃雁阵浑閒事,次第宵来过敞庐。
羹沸蜩螗信不虚,于今亲见古人书。
兴亡未必关殷浩,功罪何劳案仲舒。
欲卜明夷愁亥子,直凭噩梦到华胥。
驼铃雁阵浑閒事,次第宵来过敞庐。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夏曾佑所作的《送汪毅白出都·六首(其五)》。诗人通过描绘羹沸蝉鸣的场景,寓言时局动荡,表达了对汪毅白出都的关切与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羹沸蜩螗"象征着社会纷扰不安,"信不虚"则强调了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接着,诗人提到历史人物殷浩和仲舒,暗示国家兴亡不一定取决于某个人物,而功过是非无需过多追究。
"欲卜明夷愁亥子"一句,诗人借占卜之词表达对未来的忧虑,"明夷"象征困境,"亥子"代表黑夜,暗指前途不明。"直凭噩梦到华胥"进一步深化了担忧,华胥国是理想中的乐土,但诗人却只能在噩梦中寻觅安慰。最后,诗人以"驼铃雁阵浑閒事"比喻汪毅白的行程,尽管艰难,但已成常态,而他自己则期待着友人平安归来,"次第宵来过敞庐"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等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朝暮多悲风,吹君海上屋。
君当未衰时,早已谢荣辱。
吟诗二十年,空斋苔藓绿。
戎马遍乾坤,贫老甘林麓。
贱子苦风尘,古道蒙相属。
誓当归旧林,饥饿栖穷谷。
君钓槎头鱼,我侣涧边鹿。
万里岁寒心,相望慰幽独。
博南开道行人悲,怒流崩激骄冯夷。
两崖万仞掩天扇,中流一线穿坤维。
铁螂天浮作飞渡,飘飘悬槛摇风威。
青猿接臂掷岩石,孔雀将雏饮江湄。
黄茅瘴压纤雾冷,玉条烟合苍林迷。
丞相祠堂峙绝壁,风涛磨荡相蔽亏。
蛮王敛手受约束,官其渠帅羁縻之。
铜柱遥连孟优墓,金齿未塌吕凯碑。
兹桥奇隘世未有,挟而超者人其谁。
天为边陲作门户,留此罅处神所司。
缥缈空腾数百步,目眩那敢低头窥。
发源西极昆仑足,破山直注南海涯。
澜沧万古急于箭,华阳黑水联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