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庙与山林,彼此了无异。
何以空诸缘,惟心持半偈。
月色上方高,恍悟第一义。
廊庙与山林,彼此了无异。
何以空诸缘,惟心持半偈。
月色上方高,恍悟第一义。
这首清代阎咏的《和王阮亭少司马西城别墅十二咏录二·半偈阁》是一首禅意浓厚的诗。诗人通过对廊庙与山林的对比,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追求。"廊庙与山林,彼此了无异",暗示了无论身在繁华的朝廷还是宁静的山林,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都只是外在环境的转换。
"何以空诸缘,惟心持半偈",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超脱世俗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如持守半偈(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修行口诀),才能达到内心的清净和空灵。
"月色上方高,恍悟第一义",描绘了月夜静谧的景象,诗人在此情境中得到了深刻的领悟,仿佛洞察了事物的终极真理,即“第一义谛”,也就是佛教中的最高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寓言哲理于其中,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中吴之山何壮哉,群峰拥翠西南来。
就中天池秀莫比,灵境迥出如天台。
石林青苍蔽晴昼,草碧花香春雨后。
莲峰倒影落寒波,松籁翻声作金奏。
兰若去空不盈尺,山僧住久甘岑寂。
云中犬吠有人来,烟外钟鸣知日夕。
忆昔携君行乐时,浴沂风味相追随。
流觞共藉池边草,瀹茗还题石上诗。
怜君别去金陵路,嗟我穷年守芸蠹。
每怀清景只依然,常恐朱颜不如故。
今年君随春共还,访我来需画里山。
阴崖石壁才隐起,但见云雾飞窗间。
明朝持向金陵去,故山移入斋居内。
吟馀时复一披图,应念当年共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