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黔中接大荒,天涯裘马试轻装。
锦屏山畔多蛮女,笑看东吴白面郎。
漠漠黔中接大荒,天涯裘马试轻装。
锦屏山畔多蛮女,笑看东吴白面郎。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思州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边疆风情与人文关怀。首句“漠漠黔中接大荒”,以辽阔无垠的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了遥远而神秘的西南边陲,那里与广袤的荒野相连,给人以广阔的空间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天涯裘马试轻装”一句,通过友人穿着轻便的装束,骑着骏马远行的形象,展现了边疆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豪迈不羁的精神风貌。这里的“裘马”,既指友人的衣饰与坐骑,也暗含了对友人身世背景的尊重与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友人个性的欣赏与敬重。
“锦屏山畔多蛮女,笑看东吴白面郎”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锦屏山是当地著名的山脉,此处以“锦屏”形容,不仅突出了山色之美,更寓意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美丽。而“蛮女”一词,既是对当地少数民族女性的称呼,也蕴含了一种文化交融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她们“笑看东吴白面郎”,既是对远方来客的友好欢迎,也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相互理解和接纳的一种象征,展现了边疆地区人民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生活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风光、人物形象及文化氛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也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边疆地区和谐共处的美好期待。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
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
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
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
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酬酢。
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
誓逃颜、蹠网,行赴松、乔约。
莫嫌风有待,漫欲戏寥廓。
泠然心境空,彷佛来笙鹤。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从古城角,夜半转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