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石交十首·其二》
《哭石交十首·其二》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嗟予如穷鸟,集彼坏木枝。

西北既巳倾,踆足无能支。

天下悲流血,驱石而鞭之。

石囟化苗鲧,石怪生龙夔。

此自天地罪,何辞于射笞。

哭石石肝崩,哭石石形犛。

山川有至德,衣食人不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石交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哭石”为题,借石头的形象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嗟予如穷鸟,集彼坏木枝”,诗人自比为困顿的鸟儿,栖息在腐朽的树枝上,形象地描绘出自己身处困境、无处可依的境况。接着,“西北既巳倾,踆足无能支”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稳,暗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

“天下悲流血,驱石而鞭之”一句,直指社会的残酷与不公,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人用“驱石而鞭之”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与剥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接下来,“石囟化苗鲧,石怪生龙夔”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石头拟人化,赋予其生命,通过石头的变化来象征社会的变迁与人性的扭曲。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石头与人类社会相联系,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此自天地罪,何辞于射笞”两句,诗人将矛头指向了天地,认为是天地的不公导致了人间的苦难,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愤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最后,“哭石石肝崩,哭石石形犛。山川有至德,衣食人不知”四句,诗人通过对石头的哭诉,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呼唤。山川虽有至高的品德,却无法为人所知,隐喻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与人们对于美好品质的忽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哭石”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悲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拟古巡幸词五首·其三

西山西望转堪愁,原庙苍茫宿草秋。

车驾迩来方数跸,衣冠向后合常游。

(0)

秋兴二首·其一

金陵王气即非遥,龙起濠梁表圣朝。

御道北来瞻日月,神宫东望切云霄。

花明天阙春游寺,柳暗秦淮夜渡桥。

陶谢并驱知忝窃,别来人事转萧条。

(0)

园亭言怀

骏死骨谁市,象焚齿自累。

弃置悲团扇,龃龉叹方枘。

耻随荆橘化,乐与魏瓠弃。

素无金张援,焉取丘园贲。

农圃衍世业,桑麻综岁计。

实饱三士桃,芳引八公桂。

春原露未晞,秋皋霜已被。

偶缘物态感,遂与神理契。

晷度无能淹,金石亦善敝。

愿言齐得丧,庶以纾劳悴。

(0)

田家乐二首·其一

四十归田已是迟,田家乐处有谁知。

莺花作主今朝事,鸡黍邀宾隔岁期。

(0)

汉江春日

汉皋微雨点人衣,江路南冲雁北归。

寓目不堪愁远涉,投身方自愧高飞。

缆牵蘅杜多春气,船泊云霞变夕晖。

未许笠蓑同楚父,来逃荣禄守渔矶。

(0)

与客游宋戴楼城门九老泉上

草郤相携处,田家水郭间。

林风动衣带,泉色照容颜。

软草留堪坐,芳花折与还。

春城一散罢,车马更难攀。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