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辞召命呈子忱侍郎》
《辞召命呈子忱侍郎》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懒慢无端世所遗,独怜衰病少光辉。

惠然投我有华衮,何以报公无纻衣。

末学虚声惭取誉,旧章多识恐成非。

侍郎清鉴悬明镜,莫道尘埃一点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mìngchéngchénshìláng
sòng / céng

lǎnmànduānshìsuǒliánshuāibìngshǎoguānghuī

huìrántóuyǒuhuágǔnbàogōngzhù

xuéshēngcánjiùzhāngduōshíkǒngchéngfēi

shìlángqīngluánxuánmíngjìngdàochénāidiǎnfēi

翻译
我懒散无所事事被世人遗忘,唯独自怜身体衰弱疾病缠身,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突然有人赠送我华丽的礼服,我该如何回报,却拿不出同等价值的衣物。
对于学问肤浅却得到赞誉,我深感惭愧,担心自己的知识可能并非正确。
您如侍郎般公正明察,犹如明镜高悬,切勿因一点尘埃就忽视我的微小成就。
注释
懒慢:形容人的懈怠、懒散。
遗:遗漏,这里指被社会忽视。
华衮:古代贵族穿的华丽礼服。
纻衣:麻布衣服,这里比喻对方的厚礼。
末学:谦辞,指自己学问不深。
侍郎:古代官职,此处是对对方尊称。
清鉴:清明的判断,比喻公正的眼力。
尘埃: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辞召命呈子忱侍郎》。诗中,诗人以自谦和感激之情表达对侍郎子忱的回应。首句“懒慢无端世所遗”描绘了自己因懒散而不被世俗接纳的形象,接着“独怜衰病少光辉”流露出对自己年老体弱、才华不再的感慨。子忱赠送华丽的礼物,诗人却以“何以报公无纻衣”回应,暗示自己无法回赠同等贵重之物,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后两句“末学虚声惭取誉,旧章多识恐成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学识虽广但担心有所误用的忧虑,以及对侍郎公正评价的期待。“侍郎清鉴悬明镜”比喻子忱的明智如同明镜,最后以“莫道尘埃一点飞”告诫,希望侍郎能看清自己的真实情况,不被微小的瑕疵所蒙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自谦又有敬仰,体现了诗人与子忱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尊重的态度。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赋得爱月夜眠迟

银蟾喜对宵如昼,夜凉寂静三更后。

素魄将移花影斜,清光已射窗纱透。

斗转银河碧汉流,牡丹带露弄轻柔。

薰炉香烬浑忘寐,倚遍栏杆几曲楼。

(0)

渡伊洛合流

历尽山川险,方知行路难。

寒风鸣大谷,怪石激流湍。

歧路心常怯,穷途泪未乾。

波光应笑我,独自上河干。

(0)

苦雨

阶前时复见游鱼,不断愁霖密复疏。

触处墙倾兼屋漏,有人夜起护残书。

(0)

重过燕子矶

又系兰桡驻水滨,小亭重上独逡巡。

恰看白下还斜照,剩对青山似故人。

几杵疏钟江寺晚,半篱寒艳菊花新。

凭栏更诵登临句,望里山川尚有神。

(0)

午日自题

吾年三十复添五,终日卧病当端午。

只今且种忘忧草,富贵浮云何足数。

(0)

芳树

庭前芳树影参差,春暖莺啼争上枝。

开落不堪人事改,青松独与岁寒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