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
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
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
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
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
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
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描绘了春天来到蜀地的情景。首句“春风跨腊至”形象地写出冬末春初之际,春风悄然降临,暗示着严冬的结束和生机的复苏。次句“雪作蝴蝶飞”,以雪花比喻春风中的轻盈飘逸,富有动态美。
接着,“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两句,通过写蜀地官员赵虞部士宏感受到春意,雪花纷飞打在衣服上,生动展现了他即将赴任时的心情,既有期待又有忙碌之感。
后半部分,“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想象赵虞部士宏在蜀州赏海棠花开时,周围会有音乐和佳人相伴,生活将充满欢乐。而“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则表达了对他的祝愿,希望他在处理政务时能如饮酒般痛快利落,判决公正。
最后两句“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以洛阳的花儿独自盛开,引出杜鹃鸟的啼鸣,寓言友人虽远离,但美好的事物和故土的情感仍会伴随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风、雪花、海棠和杜鹃等意象,既描绘了蜀州的春景,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仕途的期许。
发残不胜冠,齿堕欲废嚼。
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
岂惟形骸变,意气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挂双屩。
经旬不出户,薄饭羹藜藿。
居然远霜露,因得养腰脚。
年衰固应死,延促未可度。
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
开卷思千载,阅世等六博。
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阁。
何如酿浊醪,遇兴时独酌。
半酣望青天,万事付一噱。
海山万峰郁参差,宫殿插水蟠蛟螭。
碧桃千树自开落,飞桥架空来者谁。
桐枝高耸栖丹凤,莲叶半展巢金龟。
和风微度宝筝响,永日徐转帘阴移。
西厢恍记旧游处,素壁好在寻春诗。
当年意气不少让,跌宕醉墨纷淋漓。
宿酲未解字犹湿,人间岁月浩莫推。
叹惊抚几忽梦断,海阔天远难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