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
《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

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

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

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àoshìhóngzhīshǔzhōu
sòng / méiyáochén

chūnfēngkuàzhìxuězuòdiéfēi

piānzhīshǔtàishǒuliáoluànxíng

dānghǎitángxiàguǎnhóngxiùwéi

yǐndòujiǔjuésòng

luòyánghuāhǎotīngcóngjuān

注释
蝴蝶飞: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蜀太守:指蜀地的行政长官。
撩乱:搅扰,打乱。
海棠下:海棠树下的美好场景。
歌管:音乐和歌舞。
决讼:判决诉讼。
发机:比喻快速而准确。
洛阳花:洛阳地区的花朵。
杜鹃啼:杜鹃鸟的叫声。
翻译
春风吹过腊月来到,雪花像蝴蝶般翩翩起舞。
特别知道蜀地太守,他让雪花纷飞打湿了官服。
何时能在海棠花下,伴随着音乐和红袖佳人共聚。
一杯又一杯地畅饮,判决案件如同拉开机关一样迅速。
洛阳的花儿虽然美丽,但任由杜鹃鸟的啼鸣声陪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描绘了春天来到蜀地的情景。首句“春风跨腊至”形象地写出冬末春初之际,春风悄然降临,暗示着严冬的结束和生机的复苏。次句“雪作蝴蝶飞”,以雪花比喻春风中的轻盈飘逸,富有动态美。

接着,“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两句,通过写蜀地官员赵虞部士宏感受到春意,雪花纷飞打在衣服上,生动展现了他即将赴任时的心情,既有期待又有忙碌之感。

后半部分,“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想象赵虞部士宏在蜀州赏海棠花开时,周围会有音乐和佳人相伴,生活将充满欢乐。而“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则表达了对他的祝愿,希望他在处理政务时能如饮酒般痛快利落,判决公正。

最后两句“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以洛阳的花儿独自盛开,引出杜鹃鸟的啼鸣,寓言友人虽远离,但美好的事物和故土的情感仍会伴随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风、雪花、海棠和杜鹃等意象,既描绘了蜀州的春景,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仕途的期许。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衰甚书感

发残不胜冠,齿堕欲废嚼。

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

岂惟形骸变,意气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挂双屩。

经旬不出户,薄饭羹藜藿。

居然远霜露,因得养腰脚。

年衰固应死,延促未可度。

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

开卷思千载,阅世等六博。

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阁。

何如酿浊醪,遇兴时独酌。

半酣望青天,万事付一噱。

(0)

舟行钱清柯桥之间

逾年梦想会稽城,喜挂高帆浩荡行。

未见东西双白塔,先经南北两钱清。

儿童鼓笛迎归舰,父老壶觞叙别情。

想到吾庐犹未夜,竹间正看夕阳明。

(0)

记九月二十六夜梦

海山万峰郁参差,宫殿插水蟠蛟螭。

碧桃千树自开落,飞桥架空来者谁。

桐枝高耸栖丹凤,莲叶半展巢金龟。

和风微度宝筝响,永日徐转帘阴移。

西厢恍记旧游处,素壁好在寻春诗。

当年意气不少让,跌宕醉墨纷淋漓。

宿酲未解字犹湿,人间岁月浩莫推。

叹惊抚几忽梦断,海阔天远难重期。

(0)

霜晓

霜有连甍白,林无一叶青。

纸衾围栗烈,风响送东丁。

酒尽尊馀滴,灰深火拨星。

蓬窗了无事,默坐养黄庭。

(0)

赖牟镇早行

孤灯照影听初鸡,揽辔情怀倍惨悽。

雪作未成云意闹,茅荒无际客魂迷。

触寒手指藏犹裂,畏崄图书弃不携。

老去有文无卖处,等闲题遍蜀东西。

(0)

晚过保福

堂静僧闲普请疏,炉红毡暖放参馀。

莲花池上容投社,椰子身中悔著书。

茶试赵坡如泼乳,芋来犀浦可专车。

放翁一饱真无事,拟伴园头日把锄。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