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残不胜冠,齿堕欲废嚼。
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
岂惟形骸变,意气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挂双屩。
经旬不出户,薄饭羹藜藿。
居然远霜露,因得养腰脚。
年衰固应死,延促未可度。
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
开卷思千载,阅世等六博。
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阁。
何如酿浊醪,遇兴时独酌。
半酣望青天,万事付一噱。
发残不胜冠,齿堕欲废嚼。
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
岂惟形骸变,意气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挂双屩。
经旬不出户,薄饭羹藜藿。
居然远霜露,因得养腰脚。
年衰固应死,延促未可度。
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
开卷思千载,阅世等六博。
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阁。
何如酿浊醪,遇兴时独酌。
半酣望青天,万事付一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衰甚书感》,描绘了诗人晚年身体衰老、生活简朴但心境豁达的情景。首句“发残不胜冠,齿堕欲废嚼”直接描述了诗人头发稀疏、牙齿松动的衰老状态。接下来,诗人以“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比喻自己生命的自然规律,暗示岁月无情。
诗中“床隅倚拄杖,壁上挂双屩”展现了诗人行动不便,只能依靠拐杖和简单的衣物过日子。他深居简出,“经旬不出户,薄饭羹藜藿”,虽然生活清贫,却能借此保养身体。“居然远霜露,因得养腰脚”表达了对这种简朴生活的安然接受。
诗人认识到“年衰固应死,延促未可度”,明白衰老是自然规律,但并未因此沮丧,反而认为“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他以读书思考历史和人生哲理来消磨时光,同时感叹“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阁”,暗指人生的艰难抉择。最后,诗人选择在半醉中看透世事,以轻松的态度面对一切,表达出超脱与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坦然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洋洋海内服诗声,手决云章万象明。
千仞览辉丹穴凤,三春刷羽上林莺。
蒉桴土鼓有遗韵,牛鬼蛇神无遁情。
才大渺瀰如碧海,蹄涔那改斗澄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