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濛春雨暗重城,莽若山林云气生。
驾过东朝沾羽盖,仗移前殿湿霓旌。
苍松密掩岩头鹤,翠柳深藏谷口莺。
明日不愁花烂熳,新晴陌上有人行。
濛濛春雨暗重城,莽若山林云气生。
驾过东朝沾羽盖,仗移前殿湿霓旌。
苍松密掩岩头鹤,翠柳深藏谷口莺。
明日不愁花烂熳,新晴陌上有人行。
这首《春雨》由元代诗人杨载所作,描绘了春雨蒙蒙、万物润泽的景象。首句“濛濛春雨暗重城”,以“濛濛”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春雨细密、朦胧的特点,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春雨笼罩下的城市画卷中。接着,“莽若山林云气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雨比作山林中的云气,形象地展现了春雨弥漫、覆盖大地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驾过东朝沾羽盖,仗移前殿湿霓旌”,通过宫廷场景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雨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雨水轻柔地落在羽盖(帝王出行时所用的遮阳伞)和霓旌(帝王仪仗队中的旗帜)上的画面,也暗示了春雨对整个皇城的浸润,营造出一种皇家气象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后两句“苍松密掩岩头鹤,翠柳深藏谷口莺”,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通过“苍松”、“岩头鹤”、“翠柳”、“谷口莺”等意象,展现了春雨过后,自然界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景象。苍松与翠柳的对比,既体现了春雨的滋润作用,又赋予了画面以层次感和生命力。
最后,“明日不愁花烂熳,新晴陌上有人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雨后美好景象的期待与喜悦。春雨不仅带来了万物复苏的景象,也预示着未来的繁荣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与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春雨》通过对春雨及其影响下自然与社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