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
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
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
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
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这首《南歌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词中,作者仿佛在向一位音乐老师请教,询问其曲艺传承自何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参与其中,随性表演,希望得到理解和接纳。接着,他描述了溪边女子偷偷观看的情景和山僧的微微惊讶,暗示着场合的活泼与不拘一格。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未能早些见到女子年轻时的风采,流露出淡淡的遗憾。
整首词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通过这种轻松的交流方式,读者能感受到词人与人互动的乐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穿凿堪伤骨,风骚久痛心。
永言无绝唱,忽此惠希音。
杨柳江湖晚,芙蓉岛屿深。
何因会仙手,临水一披襟。
诗在混茫前,难搜到极玄。
有时还积思,度岁未终篇。
片月双松际,高楼阔水边。
前贤多此得,风味若为传。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
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
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
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
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
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欢,生知便寂寥。
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知泛沧浪棹未还,西峰房锁夜潺潺。
春陪相府游仙洞,雪共宾寮对玉山。
诗里几添新菡萏,衲痕应换旧斓斑。
莫忘一句曹溪妙,堪塞孙孙骋度关。
吴头东面楚西边,云接苍梧水浸天。
两地别离身已老,一言相合道休传。
风骚妙欲凌春草,踪迹闲思绕岳莲。
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