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
细声闻蔌蔌,远势望濛濛。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
丰登解多事,欢喜助三农。
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
细声闻蔌蔌,远势望濛濛。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
丰登解多事,欢喜助三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腊雪五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冬季突然降雪的景象。诗人以"长恐冬无雪"开篇,流露出对丰收年景的期盼,而今朝忽然见到天空变得阴暗,暗示雪的到来。"蔌蔌"和"濛濛"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雪花轻柔飘落的声音和视觉效果,形象地展现了雪的动态美。
"湿润犹兼雨"进一步描述雪的湿润,仿佛带着雨水的滋润,而"倾斜半杂风"则写出雪在风中飘摇的姿态。最后,诗人以农民的视角表达喜悦之情,认为这场雪将有助于农作物的丰收,"丰登解多事"意味着农事上的诸多忧虑得以缓解,"欢喜助三农"直接表达了对这场雪能带来农事丰收的期待和农民的欢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雪的喜爱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铁山碎,大漠舒。二虏劲,连穹庐。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
破定襄,降魁渠。穷竟窟宅,斥余吾。
百蛮破胆,边氓苏。威武辉耀,明鬼区。
利泽弥万祀,功不可踰。官臣拜手,惟帝之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