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一盘桓,不觉相逢已挂冠。
三复冽泉思冽水,溯洄清峡送清官。
世途作宦同鸡肋,春色催人上马鞍。
剩有琴书与麟凤,莫云廉吏子孙难。
一年一度一盘桓,不觉相逢已挂冠。
三复冽泉思冽水,溯洄清峡送清官。
世途作宦同鸡肋,春色催人上马鞍。
剩有琴书与麟凤,莫云廉吏子孙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舟赴中宿与张子白话别》。诗中表达了诗人乘船前往中宿与友人张子白话别的场景和情感。
首句“一年一度一盘桓”,描绘了诗人一年一次的舟行生活,充满了孤独与徘徊之感。接着,“不觉相逢已挂冠”一句,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张子白偶然相遇时的惊喜与感慨,暗示了诗人可能已经辞官归隐。
“三复冽泉思冽水,溯洄清峡送清官。”这两句通过描写冽泉和冽水,以及诗人对清官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正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世途作宦同鸡肋,春色催人上马鞍。”这两句运用比喻,将官场生涯比作无味的鸡肋,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而“春色催人上马鞍”则暗示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
最后,“剩有琴书与麟凤,莫云廉吏子孙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有琴书相伴,内心仍怀有高洁的理想和对清廉官员后代的期许。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金陵望京江,与子俱异乡。
以胶投漆中,非子吾谁望。
平生山林愿,儿乳宁可断。
招子独不来,同谁弋凫雁。
乖离念存没,一饭再三歇。
往者十年梦,在者千里别。
寄声问平安,此去何时还。
炽火暖浊酒,此盟安可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