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叶尚书普光明庵》
《题叶尚书普光明庵》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

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

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

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

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

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

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叶尚书普光明庵的环境与氛围。诗中“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长乐地区的壮丽山川,引人入胜。接着,“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则进一步渲染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点明了观赏的地点,城西的高处,视野开阔,令人流连忘返。随后,“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描绘了主人归隐的心态,与世俗的纷扰形成对比,凸显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胜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最初美好记忆的怀念。在“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的描述中,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内心平静如水。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与理解。

最后,“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悟大道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则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精神世界的愿望。“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则是对朋友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清除心灵的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内心世界以及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哲学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哲理色彩。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十日南归马上口占呈同事

南辕初喜去龙庭,入塞犹须阅月行。

汉马亦知归意速,朝旸已作故人迎。

经冬舞雪长相避,屈指新春旋复生。

想见雄州馈生菜,菜盘酪粥任纵横。

(0)

王子立与迟等游陈家园桥败几不成行晚自酒务往见之明日雨作偶尔成咏

桃李城东近不遥,偶闻花发喜相邀。

断桥似欲妨佳思,好雨犹能借此朝。

随分开樽依绿草,偶然信马及馀瓢。

重来莫道无闲暇,紫燕黄鹂日渐娇。

(0)

九日独酌三首·其三

平昔交游今几人,后生谁复款吾门。

茅檐适性轻华屋,黍酒忘形敌上樽。

东圃旋移花百本,西轩恨斫竹千根。

舍南赖有凌云柏,父老经过说二孙。

(0)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

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0)

送朱郎中寿昌通判河中府

邶诗咏凯风,以成孝子志。

郑人复君母,传称能锡类。

中郎常有怀,生不识所恃。

登朝虽厚禄,当食每忘馈。

念昔鞠育劳,嗟今出处异。

倚门岂不待,两求终莫致。

乳乌思反哺,哀鸣自垂翅。

百草摇春晖,宁无谢生意。

洒血向穹壤,解组出台寺。

驰驱咸雍郊,历访经行地。

至行感神明,精神通梦寐。

悠悠大道傍,亲息忽相值。

紫绶拜北堂,白头归长嗣。

悲忻叙契阔,恍如隔生事。

四纪世路殊,一朝板舆侍。

兹事昔未有,闻者共惊喟。

帅守为之言,诏趣还官次。

当年二千石,宠名非所利。

仕或便乡关,安用竹符使。

蒲中母家近,自屈为倅贰。

受命慰慈颜,腾装惬归思。

既徇报德心,亦安效官智。

觞以万寿荐,衣成五綵戏。

无复兴寒泉,何须赋大隧。

令人及圣善,孝慈两不匮。

赠言述高风,庶用激忠义。

(0)

送酒与崔诚老

雪堂居士醉方熟,玉涧山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从今三日是三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