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晴已是探梅时,野趣轩茶更合诗。
才出门来唯独往,不看山去亦何知。
试听石濑无尘滓,如觉林梢有好枝。
心与眼明知兴熟,朗吟惟老转相宜。
霜晴已是探梅时,野趣轩茶更合诗。
才出门来唯独往,不看山去亦何知。
试听石濑无尘滓,如觉林梢有好枝。
心与眼明知兴熟,朗吟惟老转相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饭后散步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首句“霜晴已是探梅时”点明了季节与活动,霜后的晴天正是寻觅梅花的好时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诗人的闲适心境。接着,“野趣轩茶更合诗”一句,将品茶与欣赏自然美景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才出门来唯独往”,诗人独自一人漫步,不受他人打扰,享受着宁静与自由。“不看山去亦何知”,即使不去看山,也能感受到山的存在与美好,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知和内心的丰富体验。
“试听石濑无尘滓,如觉林梢有好枝”,诗人通过听水声和观察树木,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自然细节的关注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纯净与美好的向往。“心与眼明知兴熟”,心灵与眼睛共同感知到事物的美好,强调了内在情感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朗吟惟老转相宜”,诗人选择在晚年时分,以朗读诗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与诗意,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句吴诚佳丽,其始未雕朴。
三让道故尊,居然一鱼服。
人文萃东鲁,垂晖耀南陆。
言游遂北学,与商获偕目。
以彼弦歌化,革此诸离俗。
遂令大江表,儒林被膏沐。
洵美张仲生,尚友一以笃。
家有五亩宫,傍托素王宿。
愿言祀言子,寒泉配幽菽。
窃陋法护施,庶希范氏躅。
文学千载标,沾沾意良足。
俎豆乎其间,非子谁当属。
寒霜日夜零,廓落成晏岁。
羁羽坐空条,畴能不愁思。
愁思望故乡,安为久留滞。
故乡足稻粱,处者甘其惠。
伏罗更以详,忽来诚可畏。
不睹双飞凤,摩空适其志。
晦显何足陈,无营乃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