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宿樵夫指翠微,溪穷路转扣庵扉。
深沉山木日先晚,寂寞野棠春自归。
客路经过殊草草,旧规牢落重依依。
劳生暂此逢休适,一饷中林笋蕨肥。
问宿樵夫指翠微,溪穷路转扣庵扉。
深沉山木日先晚,寂寞野棠春自归。
客路经过殊草草,旧规牢落重依依。
劳生暂此逢休适,一饷中林笋蕨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张坂庵住宿时所见的宁静景色与内心感受。首联“问宿樵夫指翠微,溪穷路转扣庵扉”,以询问的方式引出主题,通过与樵夫的对话,诗人找到了通往幽静山林中的小庵,展现了一种寻觅与发现的喜悦。
颔联“深沉山木日先晚,寂寞野棠春自归”,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山林中树木的茂密与时间的流逝,以及野棠花在春天里独自开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悠远的氛围。
颈联“客路经过殊草草,旧规牢落重依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旅程的简略回顾和对当前环境的深切依恋,既有对过去经历的淡然,也有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惜。
尾联“劳生暂此逢休适,一饷中林笋蕨肥”,点明了诗人暂时逃离尘世劳碌,享受片刻安宁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即使在短暂的休息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丰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敛双蛾、冷雨立毡车,离思上青枫。
想天阶辞辇,长门分镜,征骑西东。
应被婵娟早误,谁遣出深宫。
鸾袖不堪绾,前事成空。
独掩琵琶无语,恨主恩太薄,泪脸弹红。
又争如汉月,深夜照帘栊。
草青青、年年归梦,算北来、应自有征鸿。
还堪笑,玉关何事,不锁春风。
业风宦海足波澜,常忆西湖南北山。
熟处肯忘生处乐,别时虽易见时难。
奉亲还舍君先得,投檄归田我未閒。
漫说桃源人迹绝,故园松菊半荒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