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李子髯》
《答李子髯》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若问文章事,应须折此心。

中原谁掘起,陆地看平沉。

矫矫西京气,洋洋大雅音。

百年堪屈指,几许在词林。

草昧推何李,闻知与见知。

机轴虽不异,尔雅良足师。

后来富文藻,诎理竞修辞。

挥斤薄大匠,裹足戒旁岐。

模拟成俭狭,莽荡取世讥。

直欲凌苏柳,斯言无乃欺。

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

却活一壶酒,携君听竹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对友人李子髯的回应,探讨了文学创作的精髓与价值。诗中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深邃思考和独到见解。

首句“若问文章事,应须折此心”,开篇即点明了文学创作的内在精神追求,强调了心灵的投入与真诚的重要性。接下来,“中原谁掘起,陆地看平沉”两句,以大地的起伏比喻文学的兴衰,暗示了文学创作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矫矫西京气,洋洋大雅音”描绘了文学的高雅气质与深厚底蕴,将文学作品比作西京的风骨与大雅之音,赞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后,“百年堪屈指,几许在词林”表达了对文学历史的回顾与珍视,强调了文学在时间长河中的地位与价值。

“草昧推何李,闻知与见知”提到古代文学大家何逊、李煜,通过推崇他们的作品,强调了文学传承的重要性。接下来,“机轴虽不异,尔雅良足师”指出文学创作的核心要素虽不变,但学习前人的智慧与风格是必要的。

“后来富文藻,诎理竞修辞”描述了后世文人追求华丽辞藻、创新表达的现象,同时也提醒了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危险。“挥斤薄大匠,裹足戒旁岐”告诫创作者要坚守正道,避免偏离文学的本质。

“模拟成俭狭,莽荡取世讥”批评了模仿与创新之间的过度偏向,指出过于保守或放纵都不利于文学的发展。“直欲凌苏柳,斯言无乃欺”表达了对超越古代大师的期望与谨慎态度,认为这样的言论可能过于夸大。

最后,“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强调了民间文学的价值,认为真正的文学不仅存在于官方文献之中,更存在于民间的口耳相传中。“却活一壶酒,携君听竹枝”以饮酒与听歌的场景结束,寓意文学创作与欣赏的愉悦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探讨了文学创作的内在精神、历史价值、传承与创新、以及民间文学的地位,展现了袁宏道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立春

颛帝位方禅,勾芒印已交。

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

(0)

南溪始泛三首·其三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

羸形可舆致,佳观安事掷。

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

拖舟入其间,溪流正清激。

随波吾未能,峻濑乍可刺。

鹭起若导吾,前飞数十尺。

亭亭柳带沙,团团松冠壁。

归时还尽夜,谁谓非事役。

(0)

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著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0)

台城曲二首·其一

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0)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清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0)

淮南秋夜呈周侃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

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