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庐好,耕读慕商须。
学稼艰难常有愿,勘诗风雨亦成图。识字老农夫。
山庐好,耕读慕商须。
学稼艰难常有愿,勘诗风雨亦成图。识字老农夫。
这首诗名为《望江南·六十四阕(其五十五)》,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燮。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理想与实践,体现了耕读传家的儒家传统价值观。
"山庐好,耕读慕商须",开篇即赞美山居生活的宁静与书香氛围,表达了对古代商鞅倡导耕读结合的向往。"学稼艰难常有愿",诗人强调了学习农事虽艰辛,但却是他内心的愿望和追求,体现出他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勘诗风雨亦成图",进一步将读书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即使在风雨中研读诗书,也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识字老农夫",以一个识字的老农形象作结,既是对自己的自嘲,也是对自己坚持学问与农事双重身份的自豪。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中的耕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知识的渴望。
金栏白的善篸?,双凤夜伴江南栖。
十洲人听玉楼晓,空向千山桃杏枝。
百里遵鸟径,蓬征信邅回。
暝依渔樵宿,似过黄金台。
缺齧心未理,寥寥夜猿哀。
山深石床冷,海近腥气来。
主人意不浅,屡献流霞杯。
对月抚长剑,愁襟纷莫开。
九衢平如水,胡为涉崔崽。
一饭未遑饱,鹏图信悠哉。
山涛谑细君,吾岂厌蓬莱。
明发又驱马,客思一裴回。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
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
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歘驾。
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
祗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
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
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
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
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
人间方大火,此境无朱夏。
松盖荫日车,泉绅垂天罅。
穷幽不知倦,复息芝园舍。
锵佩引凉姿,焚香礼遥夜。
无情走声利,有志依闲暇。
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
可怜烟刺是青螺,如到双林误礼多。
更忆早秋登北固,海门苍翠出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