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束双江,亭俯万峰,烟雨迷离望眼。恨久客无端。
故园非远。望得秋凉飒爽,有搅梦,风将疏竹卷。
竹声更苦,烟啼露咽。忍教魂断。休叹。有人管。
是几朵芙蓉,镇同萧散。任冷落炊烟,玉琴迟典。
要向丰湖好景,待月上、梅花弹僧院。
更一笛、吹破閒愁,颓放舵楼西返。
城束双江,亭俯万峰,烟雨迷离望眼。恨久客无端。
故园非远。望得秋凉飒爽,有搅梦,风将疏竹卷。
竹声更苦,烟啼露咽。忍教魂断。休叹。有人管。
是几朵芙蓉,镇同萧散。任冷落炊烟,玉琴迟典。
要向丰湖好景,待月上、梅花弹僧院。
更一笛、吹破閒愁,颓放舵楼西返。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中江亭的凄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烟雨迷离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城束双江,亭俯万峰”,开篇即以壮阔的自然景观入诗,双江环绕,亭台高耸,俯瞰千山万岭,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接着,“烟雨迷离望眼”一句,点明了此时的天气状况,烟雾缭绕,细雨蒙蒙,视线模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恨久客无端”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故园非远”虽言故乡不远,但身在异乡,思乡之情却难以排遣。接下来的“望得秋凉飒爽,有搅梦,风将疏竹卷”几句,通过秋风、疏竹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情绪,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
“竹声更苦,烟啼露咽”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声和烟露以情感,竹子在风中发出哀怨之声,烟雾似乎也在低泣,露珠仿佛也在呜咽,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最后,“忍教魂断。休叹。有人管”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虽然内心痛苦,但仍选择坚强面对。
“是几朵芙蓉,镇同萧散。任冷落炊烟,玉琴迟典”几句,通过芙蓉、炊烟、玉琴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即使在冷落的环境中,诗人仍怀揣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同玉琴虽迟,但终会响起美妙的旋律。
“要向丰湖好景,待月上、梅花弹僧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在美好的景色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期待月光下的梅花与僧院能带来宁静与和谐。
“更一笛、吹破閒愁,颓放舵楼西返”以笛声作为结束,笛声穿透了闲愁,让诗人得以释放内心的压抑,最终在西返的舵楼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溪落洲荒水半篙,枯杨两岸冷萧骚。
田家预办来年事,加得陂头一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