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冬日效石湖田园杂咏体》
《江上冬日效石湖田园杂咏体》全文
宋 / 萧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溪落洲荒水半篙,枯杨两岸冷萧骚。

田家预办来年事,加得陂头一丈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shàngdōngxiàoshítiányuányǒng
sòng / xiāoxiè

luòzhōuhuāngshuǐbàngāoyángliǎngànlěngxiāosāo

tiánjiābànláiniánshìjiābēitóuzhànggāo

翻译
溪流退去,洲渚荒芜,水位只剩半篙深。
两岸的枯杨树在冷风中发出瑟瑟声。
注释
溪落:溪流退去。
洲荒:洲渚荒芜。
水半篙:水位只剩半篙深。
枯杨:枯萎的杨树。
两岸:两旁。
冷萧骚:冷风吹过,发出瑟瑟声。
田家:农家。
预办:预先准备。
来年事:来年的农事。
加得:再增高。
陂头:河岸或池塘边。
一丈高:增加了一丈的高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冬季江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溪落洲荒水半篙",写出了溪流在冬季干涸,洲渚显得荒凉,水面仅余半篙之深,形象地展示了冬季江水的枯瘦。"枯杨两岸冷萧骚",通过枯萎的杨树和冷寂的环境,传达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意。

诗人接下来转向田家生活,"田家预办来年事",表达了农人在冬季就开始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显示出农人的勤劳和对生活的规划。"加得陂头一丈高",则暗示了他们可能在增高田间的堤坝,以应对可能的洪水,体现了农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应对策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入情,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观察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季节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萧澥的诗风简洁明快,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展现了宋代田园诗的独特韵味。

作者介绍

萧澥
朝代:宋

萧澥,字汎之,自号金精山民,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中,隐居金精山。著有《竹外蛩吟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三十三首。
猜你喜欢

题王专农观察台警夜渡图二首·其二

小丑宁难灭,王师岂在多。

初传横海捷,仍许郅支和。

太息援边诏,空挥返日戈。

披图话陈迹,凄恻汉山河。

(0)

浣溪沙·其三

春恨来时理玉箫。画楼烟罨柳条条。

不堪独上望舟桥。

依旧春山含笑靥,无花无酒也魂销。

此情如梦复如潮。

(0)

秋明室杂诗·其二十七

斯人非圣贤,差失孰能免。

观过可知仁,是非难骤辨。

贻害固在恶,败绩或因善。

流弊每易滋,安得不加勉!

(0)

秋明室杂诗·其十四

小草守本根,而不殉世情。

庭野无二致,古今同一荣。

每被秋霜杀,还共春阳生。

践踏随所遭,俯仰岂不平!

寻常乃如此,松柏有高名。

(0)

台城路.湘中送星海还粤

笛声吹冷关山月,离情与天俱远。

客里年光,愁边节物,赢得满襟依闇。湘云絮乱。

化一缕轻烟,欲迷春眼。

祇有孤芳,嫣然不受暗尘染。

明朝江上望极,片帆欲没处,烟水弥漫。

此地相逢,何时重见,楚水吴山越岸。回肠已断。

更苦雨酸风,助成凄惋。珍重芳华,绿蕉心未展。

(0)

秋兴,用草堂韵

夕阳归雁数行斜,人渐蹉跎鬓渐华。

竟有潢池惊上座,微闻银汉滞仙槎。

丛祠明灭篝灯火,落日凄凉榆塞笳。

一样不堪回首处,卅年身世似飞花。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