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忘言对此君,参差碧玉势淩云。
阴浓高盖周遭立,声动钧天断续闻。
绕屋云深藏凤迹,拂波风缓显龟文。
傲然一枕羲皇上,吹醒凉飙酒半醺。
竟日忘言对此君,参差碧玉势淩云。
阴浓高盖周遭立,声动钧天断续闻。
绕屋云深藏凤迹,拂波风缓显龟文。
傲然一枕羲皇上,吹醒凉飙酒半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情赞美与欣赏。首句“竟日忘言对此君”,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沉浸于竹林之中的忘我状态,仿佛与竹子对话,却无须言语,心灵已与自然和谐共鸣。接着,“参差碧玉势凌云”一句,以碧玉比喻竹叶,形象地描绘出竹子挺拔直上、生机勃勃的姿态,仿佛要冲破云霄。
“阴浓高盖周遭立”描述了竹林的茂密与遮天蔽日的景象,竹子如同高大的伞盖,围绕四周,营造出一片清凉静谧的世界。“声动钧天断续闻”则通过听觉的角度,表现了竹林中风吹过时,竹叶摩擦发出的悦耳声响,仿佛是天籁之音,时有时无,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之美。
“绕屋云深藏凤迹,拂波风缓显龟文”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林比作云雾缭绕的仙境,凤迹和龟文分别代表了高贵与长寿,暗示了竹子所蕴含的吉祥寓意。同时,也描绘了竹林中的微风轻拂水面,波纹细碎,如同龟甲上的纹理,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美。
最后,“傲然一枕羲皇上,吹醒凉飙酒半醺”表达了诗人面对竹林的宁静与凉爽,仿佛回到了古代帝王的悠闲生活,心境平和,酒意微醺,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公家老博望,手斲扶桑根。
骑之泛溟渤,飘然溯昆崙。
直到析木津,细问黄河源。
玉绳澹碧落,机杼闲天孙。
北斗可用挹,槎腹洼为樽。
独携天一水,从乾纳诸坤。
梧桐九秋影,苔藓千年痕。
媪神发深閟,泉冽槎犹存。
尔泉以亨字,是亨本于元。
世人重通塞,祗就利处论。
习坎维心亨,中有真胚腪。
木上有水井,何尝以亨言。
泉于性中汲,画向象外吞。
安得跨黄鹄,往款君平门。
韶华九十恰平分,过化中存一点神。
草脱烧痕非故色,梅收花事又新人。
正襟危坐三灵会,拥鼻长谣万象宾。
酬答风光惟办此,可能春梦到天津。
人从万里蜀天归,御柳藏鸦絮又飞。
风细炉熏摇穗直,日长漏箭出花稀。
九重旰食图无逸,四塞宵征赋采薇。
爱国书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