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万里蜀天归,御柳藏鸦絮又飞。
风细炉熏摇穗直,日长漏箭出花稀。
九重旰食图无逸,四塞宵征赋采薇。
爱国书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玑。
人从万里蜀天归,御柳藏鸦絮又飞。
风细炉熏摇穗直,日长漏箭出花稀。
九重旰食图无逸,四塞宵征赋采薇。
爱国书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和何特夫见寄》,通过对友人万里归来的描绘,展现了皇家园林的景象以及对国家政务的忧虑。首句“人从万里蜀天归”,表达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御柳藏鸦絮又飞”则以动态的柳絮飞舞,烘托出春天的气息和宫廷的宁静。
接下来,“风细炉熏摇穗直,日长漏箭出花稀”两句,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出春风吹拂下,宫中熏香袅袅,时间流逝,花朵渐稀的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皇室生活的闲适。
“九重旰食图无逸,四塞宵征赋采薇”一句,转而揭示了朝廷上勤政不息的氛围,君王深思熟虑,为国事操劳,即使夜晚也不得休息,这与前面的闲适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
最后,“爱国书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玑”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为书生的深深同情,他们因热爱国家而承受更多辛劳,甚至深夜观测星象,期待为国家决策提供智慧。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两眼深秀,双眉下垂。面目严冷,身心古锥。
云水盘游,寻常梦于行脚。
丛林寂默,三十年之住持。
穷河汉于昆崙之椒,渊源亲到。
拈斗杓于混沌之外,佛祖犹疑。
变通不倦,施设随宜。
向道刹尘机用稳,却嫌石火电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