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泥雨六街同,夙夜何由得在公。
忧国秪凭书卷里,放朝长忆漏声中。
烟连上苑千林暗,火照邻家四壁空。
寄语商羊休更舞,晚来愁见湿云重。
闭门泥雨六街同,夙夜何由得在公。
忧国秪凭书卷里,放朝长忆漏声中。
烟连上苑千林暗,火照邻家四壁空。
寄语商羊休更舞,晚来愁见湿云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续不断的秋雨,内心充满忧虑与无奈的情境。首句“闭门泥雨六街同”,形象地展现了雨天的景象,不仅门外泥泞,连六街也一同笼罩在雨中,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夙夜何由得在公”表达了诗人因雨而无法正常工作的困扰,流露出对公务的无奈。
“忧国秪凭书卷里”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并非小事,而是关乎国家大事,只能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求解答或慰藉。这反映了诗人作为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放朝长忆漏声中”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即使在休息时间也无法摆脱工作思绪,漏声(古代计时工具)成为了他思考与忧虑的伴奏。
下半部分“烟连上苑千林暗,火照邻家四壁空”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烟雾弥漫,上苑的树木被雨水覆盖,显得暗淡无光;邻居家的四壁在火光映照下显得空旷寂寥,暗示了社会的萧条与人心的孤独。最后,“寄语商羊休更舞,晚来愁见湿云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可能遭遇更大困难的忧虑,希望像传说中的商羊一样停止舞蹈,预示着更大的风雨将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
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
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
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
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
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
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
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
遭乱意不开,即理还暂祛。
安得长晤语,使我忧更除。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
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与斥鴳,决起但枪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