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赠无本·其一》
《戏赠无本·其一》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长安秋声乾,木叶相号悲。

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

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0)
注释
长安:唐朝都城,这里指代京城。
乾:深沉,形容秋天的肃穆。
木叶:秋天的树叶。
号悲:哀鸣,悲凉的声音。
瘦僧:形容僧人清瘦。
峭病:严峻的疾病。
东野:指唐代诗人东野圭吾(虚构,实为杜甫)。
退之:指唐代诗人韩愈。
踉跄:走路不稳。
鹤阿师:比喻仙风道骨的人。
李杜: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
狂痴:形容诗人的狂放与痴情。
翻译
长安秋意深沉,落叶哀鸣声声悲切。
瘦削的僧人躺在冰凌上,吟诵中带着金色的伤痕。
那些伤痕并非战场留痕,而是他严峻的疾病所致。
他的诗才如同东野圭吾般挺拔,又如韩愈诗潮汹涌澎湃。
他步履不稳时,常令旁人惊讶,误以为是仙鹤的老师。
可惜李白、杜甫已逝,未能见证这位诗人的狂放与痴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长安的萧瑟图景,开篇即以“乾”字形容秋声之清肃,木叶悲鸣,营造出一派凄凉气氛。接着,诗人笔触转至瘦弱僧侣卧于冰凌之上,其嘲咏中带有对世事的无奈与悲凉,且其“含金痍”非是战争留下的伤痕,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创痛,这种比喻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中的“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等句,则表明诗人对诗艺的执着与追求,即使在疾病中也不忘诗意,甚至诗思如涌水般汹涌澎湃。"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一句,透露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精神状态依然顽强。

最后两句“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中,“李杜”指的是唐代的两位诗坛巨匠,李白与杜甫。诗人表达了对两人已故去的遗憾,以及自己所处时代无法与他们共享这般狂狷之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深秋的萧瑟、僧侣的嘲咏、诗人的疾病和执着,以及对历史时空中诗人交流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孟郊的深沉情怀与独特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三月二十三日效乐天体

习习东风白苧裘,馀寒未尽滞清愁。

柳疑楚舞腰偏细,莺学吴音舌更柔。

好景良辰千古在,骚人墨客几时休。

一年佳致惟春莫,可惜花飞人白头。

(0)

咏雪

茅君失却三神鹤,王母应添五色麟。

草木未春花事动,乾坤不夜月华新。

(0)

读史有感

俗士贪刍豢,喜充藜苋肠。

幽人乐清旷,要湔尘土裳。

嗟予别松林,吴砧九换霜。

困复不知归,念之汗如浆。

(0)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

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

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

(0)

木兰花慢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0)

西江月

阶下宝鞍罗帕,门前绛蜡纱笼。留连佳客怅匆匆。

赖有新团小凤。琼碎黄金碾里,乳浮紫玉瓯中。

归来袭袭袖生风。齿颊馀甘入梦。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