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兰开如翡翠。朵朵教人日长醉。
玉壶无酒又春愁。因柳色,怕登楼。
一任年光逐水流。
翡翠兰开如翡翠。朵朵教人日长醉。
玉壶无酒又春愁。因柳色,怕登楼。
一任年光逐水流。
这首《天仙子》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翡翠兰花与春愁交织的景象。
首句“翡翠兰开如翡翠”,以翡翠比喻兰花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兰花的翠绿与生机勃勃,仿佛在春日中绽放的翡翠般珍贵而美丽。接着,“朵朵教人日长醉”一句,将兰花的美态与人的感受相连,暗示着兰花的美丽足以让人沉浸其中,日复一日地陶醉于这份自然之美中。
“玉壶无酒又春愁”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感触。玉壶象征着高洁与纯净,但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却因无法饮酒而生出愁绪。这里的“愁”不仅仅是对春日美景的留恋,更可能包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的追寻与失落。
“因柳色,怕登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柳树在春天里抽芽吐绿,是生机与希望的象征,但诗人却因为这美好的景色而感到害怕,或许是因为害怕面对自己的孤独,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一句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最后,“一任年光逐水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时间如同流水,不可逆转,诗人只能任由它带走岁月,留下无尽的回忆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