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不幸法幢摧,五蕴山中化作灰。
昨夜泥牛通一线,黄龙从此入轮回。
法门不幸法幢摧,五蕴山中化作灰。
昨夜泥牛通一线,黄龙从此入轮回。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智所作的《偈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法门不幸法幢摧”开篇,表达了对佛法衰败的感慨。接着,“五蕴山中化作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五蕴(色、受、想、行、识)比作山,暗示了佛教修行者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内心世界的消解与净化。随后,“昨夜泥牛通一线”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泥牛象征着某种隐秘的力量或启示,通过一线之隙,为修行者开启了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最后,“黄龙从此入轮回”则预示着修行者在获得新的领悟后,将踏入一个全新的生命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修行和成长。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刻内涵和精神追求。
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
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
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
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
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
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
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
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
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
翟公辟廱老,薪槱茂棫朴。
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吏部提英鉴,片善蒙采录。
博士刈其楚,铨量颇三复。
因人享成事,贱子真碌碌。
南雁传尺素,飞来卧龙城。
颇知高卧久,忽作田野行。
湛湛陂水满,欣欣原草荣。
日华丽山川,秀色夺目精。
对酒不满怀,揽物有馀清。
念昔读书客,远人遗世情。
南亩道观饷,西郊留劝耕。
共游如昨日,笑语绝平生。
此士今已矣,宾筵无老成。
犹倚谢安石,深心抚嫠茕。
乐易陶彭泽,忧思庾义城。
风流扫地尽,诗句识馀情。
往者不再作,前贤畏后生。
君言得意处,此意少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