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山居见惠之什·其一》
《和刘山居见惠之什·其一》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矣莼鲈欲趁归,自知花样不随时。

岩张欲保君心泰,英竦终嫌圣德诗。

荣辱不知欣我在,怨尤俱泯恃天知。

达官格子那能学,横艇何妨钓野池。

(0)
翻译
长久以来,我渴望回归故乡,品尝莼鲈之美味,明白自己的风格已不合时宜。
山岩般的坚韧,我试图保持内心的安宁,然而,我始终觉得圣贤的德行诗歌过于庄重。
无论荣辱,我都淡然处之,只因心中有欣喜,怨恨都消散,只依赖上天的公正裁断。
那些达官显贵的规矩我不屑学习,不如在野外池塘垂钓,自在逍遥。
注释
久矣:已经很久了。
莼鲈:代指故乡的美食。
岩张:形容像山岩般坚定。
格子:这里指社会规范或等级制度。
横艇:随意的小船,象征自由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的作品,题为《和刘山居见惠之什(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荣辱的淡然态度。首句“久矣莼鲈欲趁归”借用典故,表达诗人对故乡鲈鱼的思念,暗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第二句“自知花样不随时”则表明诗人深知自己的个性与时代潮流不合,不愿随波逐流。

接下来,“岩张欲保君心泰”暗指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岩石般稳固;“英竦终嫌圣德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分崇尚道德诗文的反感,更倾向于自然质朴的生活。第五、六句“荣辱不知欣我在,怨尤俱泯恃天知”,诗人表示自己对名利得失看得很淡,只求问心无愧,一切凭天意。

最后两句“达官格子那能学,横艇何妨钓野池”直接表达了诗人不愿模仿达官显贵的生活方式,而是愿意在湖边垂钓,享受简朴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夏雨

转输三伏雨,探借九秋风。

沾洒莲犹碧,飘摇叶未红。

荒凉甘退缩,清润拟从容。

在野农人喜,仍年禾黍丰。

(0)

谢昌甫茶且嘱同往来诸友饮之

山翁包题抵书信,盥掌剥封乃茶茗。

更看健句团笔阵,得之足以忘食寝。

清风两腋何敢辜,常日诸人当聚饮。

陆子泉头活火煎,一啜须令各苏醒。

(0)

偶成·其二

淫淫梅子雨,靡靡上郭山。

山既绕篱外,雨复湿窗间。

林深叶葱茜,地偏水潺湲。

鹊噪鸡鸣午,风定白云还。

(0)

文叔入城夜半同斯远见过蚤作闻而赋之

西风胜士集,敲我月下门。

醉语惊童稚,今晨能具言。

未知何许人,步武皆腾轩。

顾非有逸韵,畴肯临丘园。

时予亦被酒,正尔飞梦魂。

栩栩妙理熟,布衾清而温。

了不闻其然,醒来复何论。

奇事既已失,踌躇黄叶村。

(0)

寄胡桐庐

西望子陵濑,东下是渔浦。

明明弦歌人,儒心正劳抚。

岂无读书林,松竹护庭宇。

蓬莱归路近,此去天尺五。

不妨兴寄深,霞佩整绅组。

雪满桐君山,桐仙照千古。

(0)

闲泊东窗为静寄

吾爱陶诗中,静寄东轩语。

试取作佳名,朝夕相与处。

薰风一榻闲,转觉远烦暑。

试问轩外人,纷华今几许。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