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输三伏雨,探借九秋风。
沾洒莲犹碧,飘摇叶未红。
荒凉甘退缩,清润拟从容。
在野农人喜,仍年禾黍丰。
转输三伏雨,探借九秋风。
沾洒莲犹碧,飘摇叶未红。
荒凉甘退缩,清润拟从容。
在野农人喜,仍年禾黍丰。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对这一景象的独特感受。
首句“转输三伏雨”,描述了夏季酷热时节,雨水如输送般倾泻而下,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一丝清凉。接着,“探借九秋风”则暗示了雨水仿佛借用了秋天的凉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凉爽季节。这两句通过对比,巧妙地表现了雨水既带来了暂时的凉爽,也预示了季节的更替。
“沾洒莲犹碧,飘摇叶未红”两句,将焦点转向了池塘中的莲花和叶子。雨水的滋润使得莲花依然保持碧绿的颜色,而叶子尚未因秋风而变红,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雨后莲花的生机勃勃与叶子的青翠欲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荒凉甘退缩,清润拟从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荒凉之地在雨水的滋润下逐渐恢复生机,诗人以“甘退缩”形容雨水的谦逊与自我牺牲,同时“清润拟从容”则体现了雨水带来的清新与宁静,以及它对万物的抚慰作用。
最后,“在野农人喜,仍年禾黍丰”点明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民们因雨水的到来而感到喜悦,因为这预示着来年的粮食丰收。这一句不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季节更替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雕檐绮户,倚晴空如画。
曾是吴王旧台榭。
自浣纱去后,落日平芜,行云断,几见花开花谢。
凄凉阑干外,一簇江山,多少图王共争霸。
莫间愁、金杯潋滟,对酒当歌,欢娱地、梦中兴亡休话。
渐倚遍、西风晚潮生,明月里、路鹚背人飞下。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
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
沈别浦。
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
晨钟暮鼓。
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
寄奴今寄何所。
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
霜月古。
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
掀髯起舞。
看羱伏苍苔,龙吟翠葆,天籁奏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