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客与僧闲,频来不掩关。
高窗云外树,疏磬雨中山。
离索秋虫响,登临夕鸟还。
心知落帆处,明日浙河湾。
病客与僧闲,频来不掩关。
高窗云外树,疏磬雨中山。
离索秋虫响,登临夕鸟还。
心知落帆处,明日浙河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旅客与僧人的宁静对话情景,他们的交谈不受外界干扰,仿佛超然世外。高窗之外,是云雾缭绕的树木;疏磬,即是稀疏的石头,在雨中的山峦显得更加幽深静谧。秋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而鸟儿则在黄昏时分返回它们的巢穴。
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安详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最后两句“心知落帆处,明日浙河湾”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在这里,“心知落帆处”意味着内心对未来停泊之地有所预感,而“明日浙河湾”则具体指出了这个地方,是诗人渴望到达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近移松树初栽药,经帙书签一切新。
铺设暖房迎道士,支分闲院著医人。
买来高石虽然贵,入得朱门未免贫。
惟有好诗名字出,倍教年少损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