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朔脩尝进吉蠲,假思仰冀意颙然。
洋如在上原一脉,勿替引之于万年。
三献礼成八佾舞,小春律在五丝弦。
午门迎送增苏对,祖烈今扬西海边。
吉朔脩尝进吉蠲,假思仰冀意颙然。
洋如在上原一脉,勿替引之于万年。
三献礼成八佾舞,小春律在五丝弦。
午门迎送增苏对,祖烈今扬西海边。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孟冬时享太庙礼成纪事》。诗中描绘了在孟冬时节,举行祭祀大典于太庙的情景。开篇“吉朔脩尝进吉蠲”,表达了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神明的虔诚敬意。“假思仰冀意颙然”则展现了祭祀者内心的庄重与期待。接下来,“洋如在上原一脉,勿替引之于万年”两句,寓意祭祀活动的连续性和永恒性,象征着对祖先的纪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三献礼成八佾舞,小春律在五丝弦”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舞蹈与音乐,八佾舞是古代宫廷舞蹈的一种形式,五丝弦则可能指的是乐器演奏,这些都增添了仪式的隆重与艺术氛围。最后,“午门迎送增苏对,祖烈今扬西海边”两句,可能是在描述祭祀仪式的结束,以及对祖先英灵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祭祀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庄重与神圣,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