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飙起天末,万籁发商音。
候雁霜前度,寒蛩月下吟。
小楼吹短笛,何处捣残砧。
满耳秋声入,离人思不禁。
凉飙起天末,万籁发商音。
候雁霜前度,寒蛩月下吟。
小楼吹短笛,何处捣残砧。
满耳秋声入,离人思不禁。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秋声》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首句“凉飙起天末”以凉风起自远方,渲染出秋天的清新与萧瑟。接着,“万籁发商音”写出了秋夜万物发出低沉的音调,如同五音中的商声,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哀愁的情绪。
“候雁霜前度”描绘大雁在寒霜降临之前南飞,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游子的离别。“寒蛩月下吟”则通过寒蝉在月下的鸣叫,增添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接下来,“小楼吹短笛”描绘了孤独的人在小楼上吹奏笛子,可能是寄托思念或排解寂寥。
“何处捣残砧”借问砧声来自何方,进一步勾起了听者的思乡之情。最后,“满耳秋声入,离人思不禁”直抒胸臆,表达了离人听到秋声时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整首诗以秋声为线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眼横鼻直,气清骨寒。
手眼外应金篦快,身心内照玉壶宽。
机丝交织兮春华蔟蔟,与物齐平兮梦蝶团团。
性习林泉,身心信缘。长虹敛雨,照雪倚天。
头头物物随宜说,刹刹尘尘各住禅。
妙触出碍,幻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