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时风雨候三台,忧国丰年几入怀。
执戟未愁方朔死,闭门唯喜子桑来。
人间宰相真如梦,天上群仙讵可阶。
事业镂冰何所有,之乎者也矣焉哉。
若时风雨候三台,忧国丰年几入怀。
执戟未愁方朔死,闭门唯喜子桑来。
人间宰相真如梦,天上群仙讵可阶。
事业镂冰何所有,之乎者也矣焉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再和前韵(其二)》。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自身境遇的深沉思考。
首句“若时风雨候三台”,以风雨比喻时局变化,暗示了诗人关注国家时事的心情。接着,“忧国丰年几入怀”直接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忧虑,反映出诗人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执戟未愁方朔死,闭门唯喜子桑来”运用典故,方朔是汉代才子,诗人说自己并不因个人得失而忧虑,反而更期待像子桑这样的贤人来访,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贤能的品质。
“人间宰相真如梦,天上群仙讵可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清醒认识,认为宰相之位如同梦幻,而升仙成仙更是遥不可及,流露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超脱的向往。
最后两句“事业镂冰何所有,之乎者也矣焉哉”,诗人以“镂冰”形容事业的艰难和短暂,感叹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果,只能用文言文的修辞表达,寓含了对人生无常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