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初试菊花筵,九日登高古所传。
扶辇不知霜巘迥,捧觞刚似夜珠圆。
丹青胜处禽衔翠,紫碧堆中鹿叫烟。
智者乐兼仁者寿,长承慈豫万斯年。
名山初试菊花筵,九日登高古所传。
扶辇不知霜巘迥,捧觞刚似夜珠圆。
丹青胜处禽衔翠,紫碧堆中鹿叫烟。
智者乐兼仁者寿,长承慈豫万斯年。
此诗描绘了重阳节时在香山为皇太后举行菊花宴的盛况,以及登高远眺的景象。首句“名山初试菊花筵”点明了活动地点和主题,菊花宴是秋季的传统习俗,象征着高洁与长寿。接着“九日登高古所传”引用传统习俗,九月九日登高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习俗,寓意避邪祈福。
“扶辇不知霜巘迥,捧觞刚似夜珠圆”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前句以“扶辇”形容随行者的恭敬与庄重,后句以“捧觞”比作夜明珠,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的隆重与尊贵。同时,“霜巘迥”和“夜珠圆”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宴会的明亮对比,营造出一种既肃穆又华美的氛围。
“丹青胜处禽衔翠,紫碧堆中鹿叫烟”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通过“禽衔翠”和“鹿叫烟”的细节,展现了山林间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喻了大自然的恩赐与美好。
最后,“智者乐兼仁者寿,长承慈豫万斯年”表达了对皇太后的祝福,认为智慧与仁爱能够带来长寿,希望她能长久地享受天伦之乐,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皇室成员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欢乐与自然的美好,更蕴含了对皇太后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化中的礼仪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