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0)
翻译
这株无用的树木虽然分散零落,却能保持自我完整。
枝条交错盘旋,仿佛想要相互缠绕。
注释
散木:形容树木不成材,无用之木。
支离:分散零落,不整齐。
得自全:保持自我完整。
交柯:枝条交错。
蚴蟉:形容树枝弯曲盘旋的样子。
相缠:相互缠绕。
不须:不必。
更说:再说。
能鸣雁:能像会报信的大雁。
要以:就是要通过。
空中:在天空中。
尽年:度过一生。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诗中通过描绘枯木和竹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

"散木支离得自全" 描写的是枯木的形态,它们虽然零散,但每一部分都保持着自己的完整性。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物的观察,也隐含了作者对于独立和完整个性的赞赏。

"交柯蚴蟉欲相缠" 则描绘了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画面,即便是在枯木上,仍有蚕食叶、蜘蛛结网的情景。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存竞争和循环的一种写照。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自然之物,即使是在枯木和竹石的画面中,也能够感悟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这里的“鸣雁”是指大雁,古代常用它来象征季节更替,而“空中得尽年”则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变化来领会一年四季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他深邃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李本宁廉访入武林以手书新历饷余溪堂却寄七言八律·其三

翘首湘潭半夕阳,谁传词藻赋高唐。

宗盟一代闻三李,伯仲千秋见二王。

北极云霞回指顾,东山日月谢行藏。

新篇漫惜南游寡,海外流传遍越裳。

(0)

别明元思齐六昆季时余将卜筑葛陂之上诗以订盟二首·其一

短发江湖抱太玄,归携群从兴飘然。

当年溪上闻诸逸,此日林中聚七贤。

卜宅旧寻阳羡口,移家新赴陆浑前。

他时倘遂桑榆筴,一笑玄真卧钓船。

(0)

葛湖草堂四首为盛氏六生题·其二

十里澄波镜面秋,鸡声一坞住中流。

閒花半落辛夷岸,古树平连杜若洲。

晚日亭台朱户掩,微风箫鼓画船游。

红妆队队湖堤上,唱彻菱歌兴未休。

(0)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其三

十载青尊怅未同,云天随处系孤篷。

东方号令驱千骑,南陌音书坠片鸿。

洞口观棋销永目,垆头击筑动长虹。

竹林旧眼容青白,何事车前泣路穷。

(0)

章纳言得雄过是将益燕山之数贺以七言一章

梅花南陌正毵毵,兰萼东风瑞气含。

四凤桓生重遘一,八龙荀氏仅馀三。

充闾此夕传歌颂,跨灶他年入笑谭。

屈指琅琊符胜事,珠玑林立待分甘。

(0)

闻惟寅谢事寄慰四章·其四

十万良家剑气腾,天威南北倚凭凌。

虚疑都尉降沙漠,不遣元戎驻灞陵。

宇宙论功谁白马,江湖流谤几青蝇。

宁知廿载东山梦,一到瓜田恨未能。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