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这段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二)》。诗中通过描绘枯木和竹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
"散木支离得自全" 描写的是枯木的形态,它们虽然零散,但每一部分都保持着自己的完整性。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物的观察,也隐含了作者对于独立和完整个性的赞赏。
"交柯蚴蟉欲相缠" 则描绘了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画面,即便是在枯木上,仍有蚕食叶、蜘蛛结网的情景。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存竞争和循环的一种写照。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自然之物,即使是在枯木和竹石的画面中,也能够感悟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这里的“鸣雁”是指大雁,古代常用它来象征季节更替,而“空中得尽年”则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变化来领会一年四季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他深邃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