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湘潭半夕阳,谁传词藻赋高唐。
宗盟一代闻三李,伯仲千秋见二王。
北极云霞回指顾,东山日月谢行藏。
新篇漫惜南游寡,海外流传遍越裳。
翘首湘潭半夕阳,谁传词藻赋高唐。
宗盟一代闻三李,伯仲千秋见二王。
北极云霞回指顾,东山日月谢行藏。
新篇漫惜南游寡,海外流传遍越裳。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李本宁廉访入武林以手书新历饷余溪堂却寄七言八律(其三)》。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李本宁的赞美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珍视。
首联“翘首湘潭半夕阳,谁传词藻赋高唐。”以湘潭的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怀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暗喻李本宁的才华如同夕阳下的美景,令人赞叹不已。这里的“词藻”和“赋高唐”分别指的是文采斐然和创作出卓越的作品,表达了对李本宁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颔联“宗盟一代闻三李,伯仲千秋见二王。”进一步赞扬了李本宁在文学界的地位。这里提到的“三李”和“二王”是古代著名的文人,通过将李本宁与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巨匠相提并论,突出了他对当时文坛的重要影响和贡献。
颈联“北极云霞回指顾,东山日月谢行藏。”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李本宁的才情和人格魅力。北极云霞象征着他的才华如同天空中的云彩般绚烂,而东山日月则暗示他的人生如日中天,充满了光辉。同时,“回指顾”和“谢行藏”也体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专注与执着,以及对个人生活的淡泊与超脱。
尾联“新篇漫惜南游寡,海外流传遍越裳。”表达了对李本宁新作品的欣赏与期待,同时也指出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赞誉,更是在海外广泛传播,达到了深远的影响。这既是对李本宁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作品国际影响力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李本宁才华、地位、人格以及作品影响力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之间相互欣赏、推崇的文化风气。
罗浮山畔娟娟月,照见寒梅一株发。
老鹤长年此托栖,气骨风神两超越。
生绡半幅谁写真,儿今把玩偏能频。
眼前犹自有奇物,天下岂得无仙人。
仙人人道吾翁是,未论服食论标致。
清白孤高寿且康,秖应梅鹤差堪譬。
久大堂中春酒深,醉酲坡梦与逋吟。
直将甲子循环数,那许尘埃半点侵。
此去罗浮几千里,望望白云犹尺咫。
浮暗之香喜达天,鸣阴之和惭为子。
兹图绝宜张寿筵,拜授使者签轴全。
宜羹三实凭长养,南飞一曲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