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
历历风烟行地阔,冥冥云海得天多。
沙晴百网收渔市,山晚千帆殷棹歌。
约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东坡。
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
历历风烟行地阔,冥冥云海得天多。
沙晴百网收渔市,山晚千帆殷棹歌。
约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东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不羞烛影照苍波",烛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没有一丝羞涩之感,显示了夜晚的安静与清凉;"独向江头步绿莎"则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漫步于江边,踏着绿色的莎草,享受着大自然的宁谧。接下来的"历历风烟行地阔"和"冥冥云海得天多"通过对比风景与云海,表达了诗人心胸开阔,与广大的自然界融为一体。
在"沙晴百网收渔市"中,诗人描绘了一副渔市收网的画面,在阳光明媚之下,渔民们正忙于收拢他们的渔网,这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温馨写照。紧接着的"山晚千帆殷棹歌"则展现了山色渐晚时,千帆竞发的情景,船夫们在唱着歌谣,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热闹的氛围。
最后两句"约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东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享受。在清新的秋季里,他想要把握住那轮明亮的月亮,进行一番玩赏。同时他还想举杯饮酒,酹(一种古代祭祀时倒酒于地的仪式)给东坡(即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和文化传承深厚的情感。
梦中朝上日,阙下拜天颜。
彷佛瞻王母,分明献玉环。
灵姿趋甲帐,悟道契玄关。
似见霜姿白,如看月彩弯。
霓裳归物外,凤历晓人寰。
仙圣非相远,昭昭寤寐间。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綵斿。
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
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
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
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