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连日夜,佳月遭薄蚀。
晚风散积霭,水天忽改碧。
江皋放幽步,露下襟袂湿。
划然湖海兴,如骥不受勒。
扁舟系枯柳,渔子眠已熟。
唤起勿作难,解缆破秋色。
移我坐空旷,四顾竦毛骨。
山空木叶脱,岸断石脚出。
舍舟访邻叟,醉卧不纳客。
何必见安道,意行无适莫。
书生亦底事,忍冻犯蛟窟。
可怜穷事业,坐恐清景失。
归来定何得,索酒更深酌。
上士不言喻,下士笑局局。
太白下羌江,苏仙游赤壁。
风流共一时,作诗记今夕。
苦雨连日夜,佳月遭薄蚀。
晚风散积霭,水天忽改碧。
江皋放幽步,露下襟袂湿。
划然湖海兴,如骥不受勒。
扁舟系枯柳,渔子眠已熟。
唤起勿作难,解缆破秋色。
移我坐空旷,四顾竦毛骨。
山空木叶脱,岸断石脚出。
舍舟访邻叟,醉卧不纳客。
何必见安道,意行无适莫。
书生亦底事,忍冻犯蛟窟。
可怜穷事业,坐恐清景失。
归来定何得,索酒更深酌。
上士不言喻,下士笑局局。
太白下羌江,苏仙游赤壁。
风流共一时,作诗记今夕。
此诗描绘了一场连绵的秋雨过后的一个月夜,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泛舟赏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开篇“苦雨连日夜,佳月遭薄蚀”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表达了久雨连绵的烦恼,也表现了对美好月光被云雾遮蔽的遗憾。接着,“晚风散积霭,水天忽改碧”则描写了雨后晴空,晚风吹散了积聚的乌云,水面与天空一片青碧,景色突变,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江皖放幽步,露下襟袂湿”两句,诗人在这样的夜晚,漫步于江边,感受着微凉的夜露,衣襟被打湿,却也是一种清爽的体验。接着,“划然湖海兴,如骥不受勒”则表达了诗人心中激发的豪情壮志,如同奔跑的骏马一般,不受外界羁绊。
“扁舟系枯柳,渔子眠已熟”这两句描写了夜深人静,一只小船停靠在枯萎的柳树下,渔夫已经进入梦乡。诗人的唤醒之声打破了这一份宁静,“勿作难,解缆破秋色”则是诗人对渔子说不要太过于困扰,而他自己则是解开船索,享受着清新的秋季景致。
“移我坐空旷,四顾竦毛骨”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这片广阔的自然风光中找到一处座位,四周环视,却只见到山空、木叶脱落、岸断石脚露出的萧瑟景象。接下来的“山空木叶脱,岸断石脚出”则是对前述景物的进一步描写。
“舍舟访邻叟,醉卧不纳客”表明诗人放下船只,去拜访附近的朋友或隐士,而自己则醉卧在自然之中,不再过问世事纷扰。紧接着,“何必见安道,意行无适莫”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认为不必刻意追求安逸,心随境转,无需特别的目的。
“书生亦底事,忍冻犯蛟窟”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那些书生们为了功名而忍受寒冷、冒险进入危险之地(比喻为蛟窟)的无奈与同情。
“可怜穷事业,坐恐清景失”则是对那些因贫困而难以实现自己抱负的人的哀愍,以及对于美好景致可能会消逝的担忧。
最后,“归来定何得,索酒更深酌”表达了诗人在这一番经历之后,对未来所能得到的不确定性,只能是归来时再去寻找酒精,以此作为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和慰藉。紧接着,“上士不言喻,下士笑局局”则是在评论不同层次的人物:高明之人不必多言,而浅薄之辈却只会嘲笑世事的困顿。
“太白下羌江,苏仙游赤壁。风流共一时,作诗记今夕”最后几句,则是借用唐代李白和宋代苏轼的典故,以此来表达自己与古人在艺术上的共同理念,并将这美好的夜晚和泛舟赏月之乐融入诗中,留下不朽的记忆。
我有二奇石,来自上下钟。
是时我行自南复之东,二物真相从。
楼船习习生清风,迩来数年委置庭草丛。
新春有客赠我石,其数与物皆相同,问之云来自蜀中。
殊形异状不可以模写,大抵荒崖绝壁自天生质非一日,复有长江之水朝夕相撞舂。
其间岁月不知几千百,乃成造化之神功。
东坡雪浪何似者,吾此四物无乃堪弟兄。
有客谓予言,此石置之盆,可种九节仙灵草。
南沙偶来观,谓客言诚好,我将致之时尚早。
早闻扣门声,一童手持抱。
即令童子洗石分种之,如送仙人上蓬岛。
走笔谢南沙,清贞愿相保。世上琼瑶何足宝。
昔年有奇士,遇子金陵中。
授子长生诀,玄谈入洪濛。
相期以无期,有地还相逢。
尔来四十年,閒居仰遐风。
大耋忽复届,绿发双青瞳。
可望不可即,渺如湖上峰。
我生晚习隐,谢病东山东。
静虚拙乃逸,梦见濂溪翁。
遥将惠泉水,从子巢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