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藻翰辈古先,脱口一可乐石刊。
盍令珥笔草大册,底用韵语谈槐安。
一诗为吊湖边石,深感崇宁全盛日。
玉烛叶和黄道明,天扶休运非人力。
丰碑端合颂虞周,远来近悦绝叹愁。
有君无臣古所恨,歼佞嬉笑乘胶舟。
鸩心饴口谀圣主,漕石移花闹南土。
玲珑苍石中路弃,不见奸憸欧刀死。
此心安得此石顽,感物抱恨甘终天。
平日志愿裹马革,杖扶鬻茹吾衰年。
令君藻翰辈古先,脱口一可乐石刊。
盍令珥笔草大册,底用韵语谈槐安。
一诗为吊湖边石,深感崇宁全盛日。
玉烛叶和黄道明,天扶休运非人力。
丰碑端合颂虞周,远来近悦绝叹愁。
有君无臣古所恨,歼佞嬉笑乘胶舟。
鸩心饴口谀圣主,漕石移花闹南土。
玲珑苍石中路弃,不见奸憸欧刀死。
此心安得此石顽,感物抱恨甘终天。
平日志愿裹马革,杖扶鬻茹吾衰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次韵杨宰花石纲遗石》,通过对杨宰遗弃花石纲中的石头的描写,表达了对朝廷过度追求奢华,劳民伤财的批评。诗中“藻翰辈古先”赞扬了杨宰的才情,而“脱口一可乐石刊”则暗示了对这种行为的讽刺。诗人认为,杨宰本应以才华辅佐国家,而非参与这类扰民之举。
“盍令珥笔草大册,底用韵语谈槐安”进一步批评了杨宰未能尽职,反而沉溺于无关紧要的韵文之中。诗人借“一诗为吊湖边石”,感慨崇宁年间盛世不再,暗示花石纲之行破坏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玉烛叶和黄道明,天扶休运非人力”暗指朝廷的奢侈行为并非出于明智,而是误入歧途。接下来,“丰碑端合颂虞周,远来近悦绝叹愁”表达了对古代君臣和谐的向往,与现实中佞臣当道形成对比,令人哀叹。
“有君无臣古所恨,歼佞嬉笑乘胶舟”直指佞臣的嚣张,而杨宰未能及时制止。诗人以“鸩心饴口谀圣主”形容佞臣的狡猾,他们以甜言蜜语迷惑君主,如毒蛇般危害国家。
“漕石移花闹南土”描绘了花石纲带来的混乱景象,而“玲珑苍石中路弃”则象征着这些石头的无辜命运,被遗弃路边,无人问津。诗人感慨:“此心安得此石顽,感物抱恨甘终天”,石头虽顽,却无法改变现实,只能承受冤屈。
最后,诗人以“平日志愿裹马革,杖扶鬻茹吾衰年”表达自己老去仍怀壮志,希望能看到国家拨乱反正,即使在衰老之年,也愿意为正义而战。整首诗寓言深刻,批判犀利,体现了陈造的诗才和对时政的关注。